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莱芜方言中的助词“来”不仅应用广泛,而且用法独特。本文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搜索丰富的语料,通过总结归纳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来”的助词用法进行了梳理,并尝试从类型学的角度加以探讨。 首先,区分“来”的各种助词用法并予以描写和分析。莱芜话中的“来”分为动词“来1”,概述助词“来2”,事态助词“来3”和语气助词“来4”,其中,后两种用法是异于普通话的。在对容易产生混淆的“来3”和“来4”加以区分的基础上,本文从句式特点和语义特点两个角度重点描述了事态助词“来3”的两种体标记用法——进行体标记和经历体标记。“来”的语气助词用法也在描述范围之内。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来”与普通话对应词的使用异同,加深了对莱芜话里助词“来”的了解。 其次,研究事态助词“来”与动词的关系。事态助词必须置于句末,但“来3”却能表达不同的体意义,这跟动词的特点有关。本文采用[±动态][±持续][±完成]三个特征来对方言里的动词进行分类,并在分类的基础上,对“来”与动词的搭配加以分析。跟普通话的此类情况相比,莱芜话里的渐变结果动词不能与进行体标记和经历体标记“来”搭配。究其原因,是因为进行体所表达的动作都具有恒定性,同时,莱芜话不止“来”一个经历体标记,“过”承担了部分用法。因此,莱芜话里体标记“来”的用法偏窄。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构建了莱芜话的体系统,从而确定了“来”在整个体系统中的位置。 最后,从共时层面对比归纳不同语言里“来”的体标记用法。用作体标记的“来”广泛存在于汉语各个方言中,“来”由趋向动词发展为体标记的现象并不孤立。尽管语言类型不同,英语、法语里的趋向动词也有着类似的发展路径,然而在具体的发展方向上又有着不同。概括说来,莱芜话中趋向动词“去”没有“来”的语法化程度高,与之相反,英语中的趋向动词“来”没有“去”的语法化程度高,而法语中的“来”和“去”都演变成了一种体标记。语言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受普通话的影响,莱芜话里“来”的体标记用法正在逐渐消融。 本文选取莱芜方言中的助词“来”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希望通过对其语用的全面剖析,展现莱芜方言的特点,并从类型学的角度与其他语言加以对比分析,希望能为汉语体标记的研究提供一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