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文言文助读系统使用策略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aima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愈发认识到语文教材不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播载体,更是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师生构建课堂和谐生态的有效工具。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助读系统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教师正确认识助读系统。自2012年启动统编语文教材的编写,于2017年正式投入启用,小学语文教材一标多本的时代就此落下帷幕。统编教材与以往的旧教材有许多方面的不同,从编写理念到呈现方式都有许多调整的地方。其中在文言文的选编上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变,由此应当对文言文给予充分重视,这一变化要求着教师迅速调整状态面对新挑战。首先即是对文言文篇目的各组成要素进行解读和思考,而助读系统的各要素是教师把握编者意图的重要来源,对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助读系统的解读有利于教师认识小学统编新教材中的文言文、把握文言文及其助读系统的特点、功能等,最终灵活使用助读系统从而协调其中的各要素来进行文言文教学。基于此,该研究围绕以下问题进行探讨:小学语文教材的文言文助读系统的构成是怎样的?具有哪些特点和功能?教师又是如何使用小学语文文言文助读系统的?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有无困难?使用应当立足于哪些原则?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针对以上疑惑,本研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小学语文文言文助读系统进行了梳理。本研究依次分析其构成要素、特点和功能进行。经统计整理得出,其构成要素,分别有提示类、插图类、注释类、练习类、资料类五大要素。从而梳理出该助读系统具有各类要素协调,富有整体意识,强调学生主体,聚焦生本意识等主要特点,另外还分别整理出助读系统各要素的功能。在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助读系统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本研究通过问卷与访谈的调查方式,依据所收集的资料得知,虽已有部分教师意识到使用助读系统对文言文教学的开展颇有助益,但仍然不乏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教师未深入全面了解助读系统、助读系统使用目的功利化、在课中使用助读系统缺乏灵活性、课外使用效果不充分等问题。以上问题的产生受教师自身和外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分析后可知,上述问题主要由于教师缺乏教材研读意识与教学共同体意识等自身原因,以及学校教材培训重视度不高等外部原因共同造成的。鉴于此,结合内容分析和实际调查数据,可以构建小学语文文言文助读系统的使用原则与具体使用建议。一方面,使用原则包括适度性原则、基础性原则、兴趣性原则。另一方面,从使用建议来看,首先,深化教材认识,全面了解文言文助读系统,从把握助读概念、立足助读功能,到明确使用目的、定位使用角色来奠定使用基础;其次,优化使用方法,协调运用文言文助读要素;再次,提升教学效率,整体关照文言文助读系统,以文言文助读系统选取教学突破口、构建课堂生态、挖掘教学提升点;最后,列举小学语文文言文助读系统使用的案例,为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使用参考。
其他文献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国拥有着历史悠久的“诗教”传统,其中孔子的兴发感动说最为经典,影响了中国上下几千年的诗教思想。孔子一语道破诗歌的教育功能“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他认为通过学“诗”,可以激发人的各种情感,可以培养人的审美情趣,可以培养人的个体与群体融洽的集体主义情感,可以感化人心优化情感。所以孔子反复强调:“不学诗,无以立。”然而,现实生活中的诗歌教学却不尽人意,学生对诗歌的感悟和
随着大数据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质量的多元需求。人们对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了改变和升级,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核心素养的提出与发展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在教育领域的反映。在目前的教育大环境之下,教师应该如何开展教学才能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研究的重点。而英语学科作为学校课程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如何通过英语课程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
故事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来源已久,对于小学生来说,天生喜欢听故事,故事更容易走进儿童的心中。故事具有丰富的教学价值,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等价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故事也作为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存在,这部分故事是数学学科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数学历史故事。同时从叙事理论的角度出发,故事的结构与数学课堂教学的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相通之处,课堂教学本身也是一种叙事,如数学课堂教学中解决冲突
随着基础教育不断改革,越来越多教育学者意识到,学校教育并不是仅仅为了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以知识学习为途径,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发展,帮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里能有效利用知识解决所面对的现实问题。在数学教育中,课程设置、教学设计和评估方法等都必须反映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发展数学理解能力”这个教学任务和目标。数学理解能力具体是指表象理解能力、解释阐明能力、建立联系能力、实践迁移
红色经典课文,泛指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革命战争时期,描绘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以及展现伟人高贵品质的文学作品。小学阶段是初步培养学生国家意识的关键时期,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思想启蒙阶段,思想尚未完全成熟。红色经典类课文的有效教学,不仅能够拓展小学生的革命历史知识,同时对增强小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塑造其健康人格都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郑州、开封、洛阳和成都184名小学语文教师在红色经典类课文教学过程中教学策略
伴随着语文课程的一次次改革演变,教材的编写也随之不断变化,语文教材编排也从“一标多本”演变到“统编版”。统编版教材是对教材编写的历史经验的总结,集合了全国语文教育专家的意见,有其特殊的编排体系,教材各个板块有了新的变化,对教材的功能也有了更高的期望。其中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单元导语”部分,是在总结了单元导语的发展历史,以及各个版本教材单元导语的优点的基础上编写出来的。单元导语在教材整体中一直有重要
随着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发展,线上教学逐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微课资源作为技术变革和教育信息化的产物,具备短小精悍的特点且应用范围广,形式灵活。微课的出现,在丰富了学习资源种类的同时还对课程改革和教学方式的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我国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研究还处于研究的初期,对于小学语文课前预习中微课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研究将微课与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相结合,进行应用实践研究。针对小学语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同时,《课标》将数感定义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数感包括数的认识、数的比较、数的运算等方面,但是结合各家所言,数感不应仅仅局限于数,在数学
2018年,统编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科书正式将预测策略作为教学知识点编入,并且围绕预测策略设计了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自此,预测策略才正式进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范围,正式进入教育教学研究者的研究视野。随着时代的发展,能够提升阅读力的阅读策略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预测策略作为其中之一,能够有效提升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但是由于教师们此前对于预测策略教学接触较少,因此,目前其教学效果还不够理
2016年,《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其中生活语文学科领域对于智力障碍学生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要求进行了阐述。阅读作为生活语文五大学习领域目标之一,对智力障碍儿童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轻度智力障碍儿童在特殊需要儿童中属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好的,具备一定的学习阅读的能力,但其阅读素养均普遍较低,这将直接或间接地对其个人的社会适应性发展产生影响。绘本是提高阅读素养的一种选择。但当前教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