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十夜》第七夜浅谈——论日本在近代化成长中的缺失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jnj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目漱石作为日本文学的代表作家,在他的顶峰时期创作了许多闻名中外、寓意深刻的文学作品。正在夏目漱石的文学思源高峰时期,他创作了《梦十夜》。《梦十夜》是夏目漱石对日本当时社会现状的集中反映,也体现了夏目漱石作为先进分子的忧国忧民的思想。而本文通过对夏目漱石本人和《梦十夜第七夜》小说内容的理解,研究夏目漱石与福泽谕吉不同的现代观,分析明治时期前后西方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全面西化,在整体大局看来,这是一次成功地政治改革,但快速的工业化发展和文化的渗入使日本人民找不到自己定位,原本的民族文化与风俗特色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日渐消逝,这使夏目漱石感到了民族危亡的危机感,夏目漱石主张“本位主义”,并不是单纯的只顾自己,不顾整体,而是要在学习西方风俗文化中,提炼自己,升华自己,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样才能使日本越来越强大,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借鉴”。但当时的日本已被西方资本主义的“彩色外衣”蒙蔽了双眼,民众盲目模仿西方,“身穿印花洋装”、“弹着钢琴”,这些种种现象夏目漱石都不以为然,他走在时代的最前端,看得清利弊,并通过梦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见解。梦是一个人潜意识的体现,而夏目漱石也是运用了隐梦来影射自己心中的想法,这是一种全新的写作手法,也是一种全新的创作角度。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本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研究的范围和方法。了解了国内外学者对夏目漱石《梦十夜》的研究现状和成果,分析《梦十夜》对社会的影响。第二部分是对《梦十夜》第七夜的解析。通过对夏目漱石生平的介绍,让我们在当时日本的大环境下了解夏目漱石与《梦十夜》中第七夜之间的联系,更加深刻地体会当时夏目漱石写《梦十夜》的心境与目的。第三部分是“大船”的寓意与日本。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着重讲解了文中“大船”所指代的意义,“大船”象征着让现实中的日本,它“没日没夜、不停地冒着黑烟,乘风前行”,就如同正在风云变化的日本,却是永远在向前着。简述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前后状况,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走上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道路。日本以明治维新为契机摆脱了存在多年的民主危机,向资本主义社会迈进,成为了当时亚洲唯一保持独立的国家。第四章通过对夏目漱石和福泽谕吉两个人的近代观进行对比,福泽谕吉生活的时代,正是日本刚刚开始吸收西方文化的时期,福泽谕吉建议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改造日本传统文明,推进近代化的发展,他把西方文明与日本本土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出自己的一套文明理论。福泽谕吉的目的是鼓励日本人积极学习西方文化以及西方的先进文明,从而达到超越西方国家,站在世界强国之首的目的;而夏目漱石所经历的日本,虽然经济发展,但疲劳可以被描述为以改革的精神和产品带来的西方文明。随着西方经济文化的侵蚀,日本民众的内心也开始了为微妙的变化,工业化的前进已经满足不了日渐庞大的内心欲望。不同的世界观,却都是有着相同的目的,就是唤醒日本群众,使日本更好的发展。在夏目漱石的近代观中,他所坚持的是“本位主义”,漱石认为日本在明治维新初期时就是采取“他人本位”的态度来学习西方文化与科学技术的,这种做法就好像蒲公英,没有牢固的根基作为基础,随风飞散,风停即停。这样的日本发展必然不会长远,更别提远大的前途了。而坚持自我本位是在学习和模仿国外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坚守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不能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其他文献
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美国有史以来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以擅长硬朗、“男子汉”气概的文风而著称,善于形象地描写男性的追求及人生态度。或许是因为他所塑造的“硬
隐喻研究经历了修辞学、语义学和多学科的研究阶段,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隐喻,提出了替代论、比较论和互动论,但是从顺应论的角度来研究隐喻并不多见。   本论文以语用学的
风格的研究是文学翻译研究的重要议题。长期以来,原文风格的传达一直是研究关注的重点。这主要是因为在以源语文本和源语作者为中心的传统翻译理论中,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