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可持续生存的头号问题,生态环境恶化,全球变暖,自然灾害增加等现象都警示人类应当加快行动,因而各国都将绿色环保议题提上议程,如我国就提出了“双碳”战略目标,在社会上掀起了节能减排的环保行动热浪。作为社会行动规范的制定者和宣传者,公共组织对社会风气和大众行为有着“指挥棒”的作用。所以,打造绿色环保的新型社会就应当以公共部门雇员绿色行为为抓手,首先建设好绿色公共组织。因此,如何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可持续生存的头号问题,生态环境恶化,全球变暖,自然灾害增加等现象都警示人类应当加快行动,因而各国都将绿色环保议题提上议程,如我国就提出了“双碳”战略目标,在社会上掀起了节能减排的环保行动热浪。作为社会行动规范的制定者和宣传者,公共组织对社会风气和大众行为有着“指挥棒”的作用。所以,打造绿色环保的新型社会就应当以公共部门雇员绿色行为为抓手,首先建设好绿色公共组织。因此,如何激发和强化公共部门雇员绿色行为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规范激活理论和人-情境交互视角,本研究讨论了公共部门雇员的最突出特征——公共服务动机及其工作组绿色倡导感对员工绿色行为的交互影响,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以探讨增进公共部门雇员绿色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对204名公共部门雇员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公共服务动机、工作组绿色倡导感、个人环保规范能够显著强化员工绿色行为;(2)公共服务动机、工作组绿色倡导感有助于提升公共部门雇员的个人环保规范;(3)个人环保规范在公共服务动机与员工绿色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4)个人环保规范在工作组绿色倡导感与员工绿色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5)工作组绿色倡导感正向调节公共服务动机对个人环保规范的激活作用,工作组绿色倡导感越强,公共服务动机越容易激活个人环保规范;(6)工作组绿色倡导感正向调节个人环保规范在公共服务动机和员工绿色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即个体对工作组绿色倡导的感知水平越高,个人环保规范的中介效应越强。本研究在人-情境交互视角下,构建了公共部门雇员绿色行为影响因素的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了个体动机与情境因素对个体行为的交互影响,从而丰富了公共部门背景下员工绿色行为的前因研究,并从公共部门员工和公共部门团队情境两个改进角度为提升公共部门环保绩效提供了一些具体可行的实践建议。
其他文献
在当今社会中存在着数量较多的大龄未婚女青年,她们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但笔者发现在重庆市B区这个小城市中也出现了部分大龄未婚女青年。本文以重庆市B区的大龄未婚女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个案访谈的研究方法对重庆市B区的23名中小学大龄未婚女教师进行访谈,运用的资料分析方法是质性分析方法。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一是B区大龄未婚女教师所处的婚姻市场是如何形成的;二是B区大龄未婚女教师处于择偶困境的原因。通过研究发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近年常态现象,目前学术界主要聚焦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影响因素、模式和问题等方面,对其创业实践的家庭经营缺乏关注。本文以湖北农民工返乡创办的小镇制衣厂为个案,首先,阐述了返乡创业的制衣厂产生的背景和家庭因素;其次,深入描绘了小镇制衣厂家庭经营的方式和特征;最后,分析了返乡创业家庭经营背后的原因。研究发现,中部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基于沿海产业转移的背景,家庭因素是小镇制衣厂创立的核心因素。具
鲍勃·杰索普把“元”治理定义为“治理之治理”,这种元治理概念是基于对治理失败的思考。“元”治理不仅包含着如何统筹治理网络、防止治理失败的元治理,还应该包含对治理之根本的追问。这种“元”治理在治理理论的研究中尚未展开。本文基于认识治理理论来回答治理之根本这一问题,核心论题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出发,论证认识治理如何作为一种“元”治理而发挥作用。这需要将认识治理置于“元”治理框架,分析“元”治理之“元
运气论证(或运气反驳)是用来反驳意志自由论自由概念的一个工具。运气论证的支持者认为如果行动者的行动是被非决定的偶然性、随机性、不确定性、意外等导致的,行动者对其行动没有充分的控制,因此也无法对行动负道德责任。本文的写作目的有二:首先,对运气论证的不同版本进行整理和分析;其次,分析是否存在将能动性,即控制的来源的还原论和非还原论解释整合起来的可能性。第一章主要阐释运气论证的背景和重要概念。第二章主要
人口迁移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转变过程中的重要趋势,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出给农村老人带来了压力:面对子代的流动,他们一般面临着两种规划:或留在农村,成为留守老人;或跟随子女迁移,成为流动老人。但笔者在接触和访谈农村老人时发现,对不少农村老人而言,留守和流动都不是固定的状态。他们的老年生活处于频繁变动中,往来于城乡之间。“养老”并不是静止的,老人还会经历一个较长的流动时期。因而本文结合了“留守”和“流
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要想提升社区治理的能力,将基层矛盾和纠纷都化解在基层则需要依靠居民自治,但是当前居民自治存在动力不足、参与不足等困境,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政策背景中,社区党建引领成为解决自治难题、促进社会交往、提供社会服务的保障,党建引领成为促进居民自治的有效措施。本文从政党-社会关系分析视角出发,以H市J小区的实践经验为案例探讨党建引领促进居民自治的机制。J小区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党建引
农村小学是我国教育事业最基础的环节,在普及知识、传承乡土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但随着国家政策和村庄社会变革,农村小学从嵌入走向悬浮,组织功能不断弱化。农村小学作为教育性组织缺乏资源自我生产能力,必须依赖于其他主体的资源供给,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和村庄作为最主要的资源供给方对农村小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三者之间资源交换关系的分析,比较农村小学在何种资源依赖关系中能更好发挥组织功能。本研究以资源依赖理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如火如荼,但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意向性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意向性是心灵哲学的核心术语,一般来说,人的感知、思想等心理活动具有指向或关于其对象或事态的能力,这种指向性或关于性就被称为意向性。中文屋论证提出后,人工智能和意向性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关于人工智能意向性问题的争论,有学者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何为意向性;二是人类在行动之前是否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即自我觉知问题;三是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围绕新冠肺炎疫情治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在传统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过程中,往往是以政府为主导,由政府带头自上而下布局和落实治理措施。而许多研究表明,公民对疫情的认知和应对是疫情防控和化解危机的社会基础。公民个人在疫情期间采取防护行为,不仅是公民参与疫情治理的重要途径,也是公民自身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旨在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了解目前公众在
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单位,是老年人实现安享晚年的动力源泉。社会变迁背景下,家庭代际责任的传递模式和表达方式发生着嬗变,老年人的生活也有了新的变化。本文以个体化理论为分析框架,通过对生活在H大学中的老年人进行深入访谈和参与观察来收集资料,旨在探索、归纳老年人个体化产生的原因和个体化实践的主要路径及特点,考察个体化对健康老龄化的影响。研究得出如下主要发现:第一,“入嵌”过程是对传统家庭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