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是海外中国学研究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迄今已有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历程。美国中国学研究的领军人物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头号中国通”费正清教授。在半个多世纪里,费正清在中国研究这块园地里辛勤开拓与耕耘。他的研究范式、学术著作和理论观点代表了美国主流社会的看法,不仅影响了几代美国中国学家和西方的中国学界,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美国政界和公众对中国的态度、看法以及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费正清的中国史观主要包括:“文明冲突论”以及他解释“文明冲突论”的范式“冲击—反应”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费正清的中国史观以及他的治史方法,吸收其合理的成分,不仅对推进中国近代史和中西关系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还有助于国人对美国人中西文化观的了解,从而有利于我们开展对美国的文化交流。对费正清中国史观的再研究,有助于开阔我们的视野,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为国内的美国中国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论及费正清其人与美国的中国学研究。费正清是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以及美国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他对美国中国学研究模式的嬗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早期的美国中国学研究受欧洲中国学研究的影响,注重的只是古代中国问题和语言文字的研究。费正清一踏入中国学研究领域后就选择了近代中国问题研究。作为学者和外交官,他一生多次来中国,见证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变迁。他的“冲突—反应”研究模式的确立,使得美国的中国学研究日益注重近现代中国社会问题的研究。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费正清的中国史观、治史方法以及费正清对研究中国模式的反思,主要包括“文明冲突论”、“冲击—反应”模式和“传统—近代”模式三个要点。20世纪50年代,费正清提出了著名的“冲击—反应”模式,用来作为其解释中西文明冲突的工具。同时,这一研究模式的确立,也对美国的中国学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20世纪70年代,费正清汲取了美国学者诸多的研究成果。随着对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进一步加深,费正清开始反思自己的研究角度,修正了“冲击—反应”模式,由“西方中心论”逐渐向“中国中心论”倾斜,这明显地体现在他80年代的著作《中国新史》中。这也为美国中国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提供了契机。第三部分主要研究了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费正清对于中国革命的看法;二是费正清与中国自由派知识分子的情结;三是费正清在美国对华政策调整中的作用。费正清早年的学术生涯和工作经历奠定了他对中国革命初步认识的基础。在费正清的眼中,从鸦片战争到20世纪初期的中国历史是一部从帝国的幻觉和昏睡状态到现代中国的“觉醒”的历史。西方的入侵唤醒了中国,中国在自省的过程中经历了三次革命: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和文化大革命。作为美国政府的重要智囊之一,20世纪40年代,费正清两度来华。通过对腐败的国民党政府、中国自由派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和对共产党人的观察、思考,他认为美国必须调整其对华政策。正是由于费正清等人的远见卓识和极力劝谏,美国的决策层及时地调整了对华政策,客观上加速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最后一部分总结了费正清的历史贡献以及世人对费正清的评价。费正清不仅在美国的中国学研究领域、东亚研究领域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而且在中美关系调整和改善方面也功不可没。然而,费正清又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他的观点随着形势的发展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因而也招致了来自各方的批评与责难。但我们应该看到费正清是一个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外国人,其观点不可能与我们的观点绝对一致。相对而言,费正清称得上是一个比较公正的史学家。他的许多观点和他的治史方法,对我们研究自己的历史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