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并分析,开展对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肌少症的相关性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同时分析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胰岛素敏感指数、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与肌少症的关系.探讨不同中医证型和胰岛素抵抗与肌少症发生、发展的可能关系。探索可能有效的肌少症和胰岛素抵抗的防治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的患者300例。收集性别、年龄、用药史、家族史、糖尿病病程等基本信息。测量身高、体重、小腿围等一般指标。并计算出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数据。检测肝功:ALT、AST、GGT;肾功:BUN、Crea、UA;血脂:TCH、TG、HDL-C、LDL-C;糖耐量实验OGTT:FPG、1h GLU、2h GLU、3h GLU;胰岛素释放实验:FINS、1h INS、2h INS、3h INS;24小时尿肌酐;骨密度(BMD)等实验室指标。并计算出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模型,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骨骼肌指数(SMI)。结果:在纳入统计的294例T2DM患者中,根据不同类别性别、年龄、用药史、T2DM家族史、T2DM病程、体重质量指数(BMI)、中医证型分组,都可以直观的看出肌肉减少症患者的分布规律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分布规律大致相同。按肌少症诊断标准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肌少症组与非肌少症组,两组之间分别按性别、年龄、用药史、T2DM家族史、T2DM病程、体重质量指数BMI、中医证型分别进行构成比比较。其中按性别、年龄、用药史、T2DM病程、体重质量指数(BMI)分类后,肌少症组与非肌少症组患病人数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DM家族史、中医证型分类,肌少症组与非肌少症组患病人数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DM患者按不同中医证型进行分组,各组之间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在不同中医证型之间肌少症组的均值均高于非肌少症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胰岛素敏感系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在不同中医证型中肌少症与非肌少症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DM患者按不同中医证型进行分组,在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之间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中医证型进行分组,比较肌少症与非肌少症组间腰椎、Ward、股骨颈三部位骨密度,腰椎和ward区域的骨密度与中医证型之间(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股骨颈区域与不同中医证型之间(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体骨密度与各中医证型之间(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肌少症与非肌少症组间按性别分别比较优势手握力(DHS)、日常步行速度(DWS)和小腿围。优势手握力(DHS)和日常步行速度(DWS)(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腿围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中医证型之间优势手握力(DHS)、日常步行速度(DWS)正常与降低人数构成比比较。在不同证型之间优势手握力(DHS)、日常步行速度(DWS)(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2型糖尿病患病人群中女性相较于男性更易罹患肌少症。2.2型糖尿病和肌肉减少症都与年龄密切相关,均是增龄相关性疾病。3.2型糖尿病病程增加是肌少症发生和加重的一个重要因素。4.2型糖尿病患者中肥胖(BMI≥30kg/cm~2)人群更易罹患肌少症。5.控制血糖的药物胰岛素和二甲双胍与肌少症的患病之间存在必然联系。6.肌少症在2型糖尿病痰(湿)热互结证、热盛伤津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各中医证型之间不存差异,肌少症和2型糖尿病“血糖代谢紊乱”的基本病机是相同的,即“脾气亏虚,失于运化”。7.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代谢,在2型糖尿病非肌少症患者和2型糖尿病肌少症患者两者间不存在差异。8.2型糖尿病患者中腰椎和ward区的骨密度在非肌少症患者和肌少症患者之间存在差异,且肌少症患者骨密度偏低。9.2型糖尿病肌少症患者的双手握力和日常步行速度是降低的,即肌少症患者的肌力和运动能力降低。10.不同中医证型之间,双手握力和日常步行速度均存在差异,即2糖尿病患者以双手握力和日常步行速度作为肌少症的筛查指标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