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民族的交往,不同文化的交流必然带来不同语言的接触。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之间的贸易交往、文化交流、移民杂居以及战争征服等各种形式的文化接触,都会引起语言间的相互接触。正如著名的语言学家萨丕尔所言:“语言,象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交际的需要使说一种语言的人和说临近语言的或文化上占优势的语言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交际可以是友好的或敌对的,可以在平凡的事物和交际的平面上进行,也可以是精神价值——艺术、科学、宗教——的借贷或交换。”研究语言接触是涉及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或某种具有文化优势的语言凭其内在张力向处于文化劣势的语言自然渗透;或某种处于文化劣势的语言出于自身的需要,向具有文化优势的语言主动吸收;而更多的则是某两种势均力敌的语言为了各自的客观需要自觉不自觉地相互交流。 早期的英汉词典记载了最初英汉两种语言的接触现象(language contact),发生于晚清社会的“西学东渐”与新教传教士的东来留下了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痕迹。随着中国敞开国门,尤其是近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中西方之间的跨文化跨语言交际的广度与深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语言接触和第二语言习得常常伴随着语言变化,即一种语言中的某个成分(包括结构)在语言接触或习得过程中移植到另一种语言中,这种现象通常称作“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语言迁移会涉及语言的不同层面,既有语音、词汇的迁移,也有句法、篇章的迁移。随着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接触不断增加,其相互迁移现象也越来越不容忽视。 语言中的词汇对社会生活的变化最为敏感,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最直接的影响是词的“借贷”,即借词,也称外来词。词汇的相互迁移最直接的方法便是外来词的借入。本文第三章主要涉及英汉词汇相互借贷,当然,其中以汉语借自英语的外来词为主,同时涉及英语语源外来词的汉化问题。汉语外来词数量巨大,特色独具,其中值得探讨的问题可谓浩如烟海,不得不承认,笔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