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应用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技术(MVI),对邻近胸膜的胸部病变进行研究,观察并分析超声造影在病变内部的血流灌注情况,探讨MVI在经皮胸部病变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120例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胸部病变穿刺活检的患者,随机分为造影组(54例)及常规组(66例)。造影组患者在常规超声检查后,注射造影剂SonoVue,同时启动超声造影软件(CHI),随后应用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软件。根据MVI检查结果,选择MVI显示血管丰富区域为穿刺活检取材部位,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胸部病变穿刺活检术。常规组则仅根据常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结果,选择可显示最大切面中显示有血供或边缘区域为穿刺活检取材部位。比较两组病变的穿刺次数、取材成功率、取材阳性率、病理组织坏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常规组、造影组显示伴有坏死区域的病变分别为4例(4/54)、26例(26/54),二者对于病变内坏死区域的检出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造影组中,CDFI、MVI显示为0级血流分别为15例、0例,Ⅰ级血流分别25例、2例,Ⅱ级血流12例、22例,Ⅲ级血流2例、30例,CDFI、MVI对于显示病变内血流信号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造影组中,良性病变内的MVI血管构架中线型、树枝型、残根型分别占63.64%(7/11)、27.27%(3/11)、9.09%(1/11);而恶性病变内的MVI血管构架中线型、树枝型、残根型分别占11.63%(5/43)、6.98%(3/43)、81.40%(35/43),良、恶性病变的MVI血管构架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4、造影组中,良、恶性病变的CEUS增强强度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病变的CEUS增强模式、开始灌注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对造影组进行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良、恶性病变渡越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病变在造影剂性达峰强度、达峰时间、上升支斜率、曲线下面积、灌注面积、廓清面积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6、常规组和造影组中病变的穿刺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组和造影组的取材成功率、取材阳性率、病理组织坏死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1.MVI能够显示常规超声所无法显示的微血流信号,对于病变内坏死区域的显示明显优于常规超声,弥补常规超声在胸部病变诊断中的不足,且MVI对于胸部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2.选择CEUS增强区域及MVI血管丰富区域为取材部位,不仅仅能够引导穿刺活检操作时避开血管,选择更安全的进针路线和进针深度,还能有效避开穿刺中坏死组织,从而提高取材成功率、取材阳性率以及降低病理组织坏死率、并发症的发生率,MVI在近胸壁的胸部病变的穿刺活检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