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风险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与管理对策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hong1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险社会背景下,环境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中国进入环境敏感期。纵观近五年中国爆发的环境群体性事件,由环境风险引发的事件数量不断增加,这类事件具有关注风险、诉求宽泛化、协作有效性、社会性、主观性和传染性等特点。公众在维护了自身的环境权益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地方失去合法合规项目现象的出现。然而现有研究多注重应急管理,对环境风险群体性事件发生根源的研究相对匮乏。  为了探究环境风险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与演变过程,本文研究了共生理论在环境风险群体性事件研究中的适用性,希望利用共生理论对环境风险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进行细致分析并提出基于发生机制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首先,本文通过分析环境风险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利用风险系统理论构建了环境风险群体性事件系统,界定了系统组成成分——环境风险性与公众脆弱性的具体内容,并利用共生理论阐述了环境风险群体性事件共生系统的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界面等概念。  其次,在环境风险群体性事件共生系统中,探索了环境风险性与公众脆弱性之间的共生关系,分析了环境风险性与公众脆弱性之间的共生机制(环境诱导机制和共生动力机制)的具体内容。环境诱导机制表现为共生环境对环境风险性和公众脆弱性的诱导作用,以及对共生界面的生成与扩大作用;共生动力机制表现为共生关系生成动力机制和共生关系发展动力机制。据此,提出环境风险群体性事件是环境风险性与公众脆弱性的共生结果,共生界面是暴露性,两者的共生关系依赖于共生机制的运行而存在,并从环境诱导机制管理和共生动力机制管理两个角度提出了环境风险群体性事件管理对策与建议。  最后,利用环境诱导机制和共生动力机制的研究结果,论文进行了案例分析。针对宁波PX项目环境风险群体性事件,分析了环境诱导机制和共生动力机制推动促进事件发展的过程,探讨了参与主体的行为对环境风险性和公众脆弱性的作用,以及环境风险性和公众脆弱性的共生动力机制。针对上网村内源性环境风险管理的案例,分析了上网村通过供给和实施微观环保制度,实现村内环境风险和村民脆弱性的有效管理,从而弱化环境诱导机制和共生动力机制的有效性,为环境风险群体性事件有效管理提供了经验。
其他文献
中国近年来风电得到快速发展,自2010年起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位居全球第一。随着风电的装机和发电量在电力结构中稳步上升,风电在中国能源战略中的地位愈加重要。面对风电的快速发
我们在Excel中创建的工作表,即使加上了各种样式的框线,其实仍然只是一种最低层次的表格,如果将其化为真正的表格(又称超级表),那么可以实现许多意想不到的功能.
期刊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外出就餐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交行为。消费者需要的不仅仅是满足口舌之需,而是在独特的就餐环境下获得另类的就餐体验。未来餐饮空间室内设计的核心原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onylphenol Polyethoxylates, NPnEOs, n=1~20)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主要成分,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与生产活动中。废弃的NPnEOs通过市政排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或自然水体,经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逐步转化为短链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Short-ChainNonylphenol Polyethoxylates, SC-NPnEOs)及壬基酚(Non
微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得电子元器件散热量的大大增加,因而对封装材料的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需要较低的热膨胀系数(和Si或GaAs相匹配)和较高的导热系数的封装材料,因此以
本文针对沥青路面坑槽维修后界面早期破损现象,首先对坑槽填补后新老沥青混凝土界面粘结破损的机理进行分析,然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挖补式坑槽修补技术各种开槽方式和坑槽修
Light polarization is the phenomenon that describes the oscillations and orientations of the light waves.Polarized light is a source of substantial cue for navi
嘉兴石臼漾湿地是以白洋淀芦苇湿地为原型而修建的大型仿自然人工湿地。其充分兼顾宏观的景观结构和微观的人工构筑根孔结构的异质性与复杂性,结合水工微结构调控而形成规模化
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解题能力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来说十分重要,解题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准确判断题目的已知条件、未知条件以及需要解答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构架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连年增加,地表水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为有效改善水环境状况,防治水体富营养化,我国对污水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