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逐渐受到重视,译者主体性也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话题。许多学者结合经典文学作品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译者主体性展开研究。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论语》被翻译成很多译本,也一直是翻译研究的热点。至今少有以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翻译四步骤为视角,对于辜鸿铭和安乐哲这两个《论语》英译本的译者主体性研究。本文以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翻译四步骤为理论基础,选取中国国学大师辜鸿铭以及美国汉学家安乐哲(RogerT.Ames)的《论语》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译者主体性在"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四个翻译步骤中的具体体现,通过研究,作者发现两个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呈现的译者主体性的异同点:第一,在"信任"过程中,辜鸿铭选择译本是出于其对传教士理雅各翻译版本的不满和想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的目的;安乐哲出于自身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希望向西方介绍中国真正的哲学;两个译者均有娴熟的中英双语能力。第二,在"侵入"过程中,由于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辜鸿铭倾向于用西方读者熟悉的西方文化来解释中国文化;安乐哲则尽力保持中国文化原样。第三,在"吸收"的过程中,辜鸿铭在词语和句法层面都采用了归化策略;安乐哲则倾向于选择异化策略。第四,在直接补偿层面,辜鸿铭和安乐哲都采用增加注释的方法;在间接补偿层面,辜鸿铭采取对句子结构进行合理调整的方法使译文更加通俗易懂;安乐哲则运用修辞手法来保留和原文一致的文化信息。译者主体性存在于翻译的整个过程中。一方面,译者根据自身语言和文化能力选择原文文本,在翻译过程中使用不同的翻译策略,这都是译者主体性的充分体现。另一方面,考虑到目标读者的期待,译者需要保证原文本和译文本之间合理的平衡状态,译者必须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发挥主体性,而不是无限制的发挥主体性,对原文进行任意的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