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论语》英译本译者主体性研究

来源 :北方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ms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逐渐受到重视,译者主体性也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话题。许多学者结合经典文学作品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译者主体性展开研究。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论语》被翻译成很多译本,也一直是翻译研究的热点。至今少有以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翻译四步骤为视角,对于辜鸿铭和安乐哲这两个《论语》英译本的译者主体性研究。本文以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翻译四步骤为理论基础,选取中国国学大师辜鸿铭以及美国汉学家安乐哲(RogerT.Ames)的《论语》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译者主体性在"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四个翻译步骤中的具体体现,通过研究,作者发现两个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呈现的译者主体性的异同点:第一,在"信任"过程中,辜鸿铭选择译本是出于其对传教士理雅各翻译版本的不满和想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的目的;安乐哲出于自身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希望向西方介绍中国真正的哲学;两个译者均有娴熟的中英双语能力。第二,在"侵入"过程中,由于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辜鸿铭倾向于用西方读者熟悉的西方文化来解释中国文化;安乐哲则尽力保持中国文化原样。第三,在"吸收"的过程中,辜鸿铭在词语和句法层面都采用了归化策略;安乐哲则倾向于选择异化策略。第四,在直接补偿层面,辜鸿铭和安乐哲都采用增加注释的方法;在间接补偿层面,辜鸿铭采取对句子结构进行合理调整的方法使译文更加通俗易懂;安乐哲则运用修辞手法来保留和原文一致的文化信息。译者主体性存在于翻译的整个过程中。一方面,译者根据自身语言和文化能力选择原文文本,在翻译过程中使用不同的翻译策略,这都是译者主体性的充分体现。另一方面,考虑到目标读者的期待,译者需要保证原文本和译文本之间合理的平衡状态,译者必须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发挥主体性,而不是无限制的发挥主体性,对原文进行任意的改编。
其他文献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之所以是科学的,关键在于实现了一场人学范式革命:从抽象人学转向了现实人学。这场范式革命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在逻辑起点上,从传统人学的“抽象的人”转向
术语翻译一直是汉英翻译的一大难点,这主要是因为术语本身的专业性对译者的知识储备和语言水平要求颇高。在中国对外传播日益频繁的今天,政策型术语的汉英翻译也愈加普遍。如
本文针对马口铁易开盖刻线修补中存在的VOC排放问题,提出使用水性涂料的方案,并从水性涂料应用的瓶颈出发,从喷涂工艺的设定、固化工艺的调整、润湿性及防锈性能等方面进行了
大学校园是引起教师和学生的共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个性的地方。景观小品设计要突破以往校园景观小品设计的模式,更加突出小品与用户之间的体验关系。将学
<正>隋唐时期,燕乐盛极一时,燕乐是统治阶级宴享时所用音乐的统称。《隋书·音乐志》载:"始,开皇初定令,置七部乐:一曰国伎,二曰清商伎,三曰高丽伎,四曰天竺伎,
听力,作为听、说、读、写、译五大部分之一,无论在语言输入、语言输出还是其他方面,它在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都起着关键的作用。然而,不同理论,不同策略的指导和运用对听力
通过探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设计思路,结合医院行业特点及设备实际使用情况,初步制定出以设备使用效率为核心指标,主要以设备投入、运行消耗为辅助指标的分析评价计算方法,兼顾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政治、经济、科技、环保、文化教育、艺术等领域中,同声传译这一职业逐渐占据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作为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与中国之间有着2000
目的:通过对医疗设备使用效率进行分析,有效提高医疗设备的效率。方法:综合某三甲医院3 a内的效益分析数据,通过基尼系数均等化和包络分析进行效率分析,对该院5个医技科室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