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历史解释能力的培育 ——以辩论式教学的运用为例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fei666_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科能力是学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学生学习效果的体现。新课标规定历史解释既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关键能力,也是必备品质。历史解释有不同的分类,历史解释能力的培育也体现了层次递进关系,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培养要求与培育价值。层次鲜明的历史解释能力,在实际教学中的培育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采用探究性质的教学方法。因为辩论式教学自身具备思辨性、探究性、对话性、规则性等特性,所以针对教学重难点问题的辩论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为学生深入学习提供机会,也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历史思维能力。本文基于辩论式教学培养高中生历史解释能力的案例实践与效果检验,呈现出较好的教学效果,证明该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高中生历史解释能力的提高。因此,辩论式教学无疑是培育高中生历史解释能力的有效教学方式。本文主体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历史解释能力的相关概念及要素。首先澄清历史解释的内涵和分类,其次阐释历史解释能力的含义、层次及其价值。第二部分论述辩论式教学的定义及其在培养高中生历史解释能力上的特性。指出辩论式教学在培养高中生历史解释能力上具有思辨性、探究性、对话性、规则性等特性。第三部分是基于辩论式教学培养高中生历史解释能力的具体案例分析,通过辩题的确定、双方立论、自由辩论、双方结辩、教师总结等环节,完整呈现了一堂辩论式教学的实录,展示了其培养高中生历史解释能力的具体过程。第四部分是辩论式教学培养高中生历史解释能力的案例效果检验及反思。通过实验班级前后作业的对比以及辩论后的访谈,分析辩论式教学在培养高中生历史解释能力上的效果;教学反思则是通过回顾案例,探讨辩论式教学的得失和进一步改进的想法。
其他文献
农村社会的纠纷解决是我国法学界关注的热点,当前我国农村正经历着社会转型期,农村社会从传统的熟人社会转变为“半熟人社会”。同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矛盾纠纷出现的频率逐年上升,类型不断复杂化,而目前农村社会调解机制的发展也面临一定的困境,部分纠纷矛盾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以农村转型期为社会背景,以位于华东地区的A村为研究对象,分析农村纠纷的类型以及数量上的变化,对目前A村纠纷调解机制的困境进行分析,
21世纪以来,中国画艺术受西方艺术观念、表现形式及表现技法的影响,发展出一批利用西画的观念来有目的地处理中国画空间的若干画家,并出现了一批新颖的艺术作品。其中,表现矛盾空间的作品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本文所论述的矛盾空间与传统意义上埃舍尔的矛盾空间稍有不同,本文所研究的矛盾空间是在平面中营造的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三维空间与四维空间或想象空间与真实空间等共存的、具有辩证对立关系的矛盾空间,是具有错位
在口译质量评估各项标准当中,流利性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如果口译中频繁出现非流利现象则会影响听众对信息的理解,也会导致听众对译员失去信任。对译员而言,频繁的非流利现象会使得译员更加紧张焦虑,翻译质量受到影响。本文选用的案例为“疫情之下的难民教育问题”这场模拟会议的英汉交传,探讨英汉交传中非流利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及如何减少英汉交传中的非流利现象。笔者将案例中的非流利现象分为四类:重复、改口、填充词、无声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力度不断加大,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2016年,全国范围内对39.4万名科级及以下干部进行处分,其中村主干人数达到7.4万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态度和业务能力水平直接影响到中央反腐工作的完成质量和效率,但我国学术界对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职业倦怠问题研究较为少见,因此,对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人员的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我国基
互联网+、工业4.0的新时代,学生管理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教育者管理观念的转变、管理方法的革新和管理模式的优化上。中职生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并实现可持续发展,除了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外,更需要规划人生、自我控制等方面的自主管理能力。学生自主管理是对学生组织和学生本人充分授权,从而激发学生组织和个人学习、生活、交往、工作自觉性和创造性的管理方式。自主管理充分注重中职学生的潜能的发挥与个性的
自1951年我国建立行政信访制度以来,行政信访在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民主政治生活、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对文革时期冤假错案的平反,行政信访功能由之前的政治参与、权力监督为主逐渐异化为以权利救济为主、政治参与和权力监督为辅。行政信访功能的异化不仅偏离了行政信访制度的设立初衷,而且与“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政府部门在公共教育领域施行的是公共管理服务,即提供政策的保障和引领。随着社会的发展,美育的重要性凸显。学校美育改革管理工作随之蓬勃开展。而要改善学校美育管理工作,就需要先厘清学校美育的概念和地位:学校美育是在学校开展的审美教育。它不是一门、两门具体的课程,而是一个和学校所有教育环节息息相关的教育体系,由人文教育(以艺术类学科教育为主)、艺术实践活动、学校环境创设构成。即意味着丰富且合理的课程、课外
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职业学校来说,建设具有职业特色的班级文化,将增加学生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有助于营造团结向上和勤学好问的班风班貌,帮助学生塑造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拼搏进取精神和工匠精神。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班级学风差、学生缺乏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就业率低等问题,在国家重视职业教育的大环境下,培养出具有综合素养的技能型人才尤为重要,对中等职业学校班级
随着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初中生选择中等职业学校来进一步提高自己,其中学前教育尤为受欢迎。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2020年国家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以中等职业学校为培养对象,将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推向了前列。改革和发展幼儿园教师培训的重要地位已成为必然。美术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必修专业课。它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
生态补偿作为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国家治理环境的重点,新安江流域作为我国跨省流域生态补偿的试点地区,其生态补偿所存在的法律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国家层面的生态补偿立法、司法和执法。新安江流域经过三轮的横向生态补偿工作,依然存在一定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生态补偿未进行专门立法,导致新安江的补偿制度缺乏法律上强力支持,民众对于生态补偿工作缺乏可预见性,难以保障自身的利益;法律供给不足导致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