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开始,资本疯狂席卷影视行业,大批影视公司集中进军资本市场。由于开闯IPO的道路举步艰难,存在极大地不确定性,这使得众多的影视公司选择借壳上市来实现快速进入资本市场的目标。而企业价值评估则成为借壳上市重组运作的焦点。由于信息不对称,交易信息很可能被标的公司调整和控制,从而获得更高的并购价格被贴上高价标签。为降低“高估值”下借壳上市的风险,保障投资方的利益,相当多的企业都会签订业绩承诺,也就是说如果交易对手无法完成预期业绩承诺中的利润指标就需要支付高额的补偿,这也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埋下了“伏笔”。就目前的形式来说,我国的业绩承诺制度仍然处于需要完善的阶段,这就给了标的公司可乘之机,在资本运作中标的公司为保持股价处于增长状态,规避高额补偿,或降低自身面临的补偿压力,会采用盈余管理的方式提升自身业绩,完成业绩承诺目标,向市场传递出积极的信号。而这种所谓的“近视症”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长期利益,进而影响到公司的长远发展。本文基于相关理论,采用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相结合,以案例的形式对借壳上市背景下业绩承诺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本文以长城影视——影视借壳上市第一股为例,阐述了此次并购的业绩承诺方案,以及这三年期间具体的完成情况。随后本论文对长城影视在业绩承诺阶段开展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行了分析结合全部应计利润模型、修正Jones模型和检验真实盈余管理模型对企业盈余管理进行了检测,分别从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入手,对长城影视在业绩承诺期间所开展的盈余管理做出识别。从财务绩效和股东财富两方面出发,对该公司开展盈余管理需面对的经济后果开展研究。结果表明,促使长城影视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便是完成其在借壳上市中所签订的业绩承诺,避免高额的业绩补偿,向市场传递积极的信号。长城影视在业绩承诺期间主要运用的盈余管理手段是并购重组“买卖利润”。而长城影视运用盈余管理手段,虽然短时间内能够提升企业业绩收入,帮助中小股东获取短期利益。但是从长计议这对企业的发展并不是一件好事,而且损害了中小股东的长期利益。基于以上分析,本文针对业绩承诺期间的盈余管理行为给予以下几点建议:(1)完善资产定价体系;(2)业绩承诺协议中引入非利润指标;(3)加强对业绩承诺的专项审计;(4)理性评价企业价值识别盈余管理行为。通过对研究案例的分析,期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业绩承诺与盈余管理现象的相关研究,切实减轻市场并购风险压力,为投资者提供相应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