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研究货币政策及其工具如何通过各种金融变量对实体经济产生作用的过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问题在货币政策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传导机制各渠道的通畅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保障。西方理论界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和实践随着西方国家的经济和金融发展历程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目前国内外文献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传统的渠道哪个更能实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然而,全球性的金融发展和经济金融化,给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带来了空前的挑战。2007-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了传统货币传导渠道有效性的减弱,也看到了金融发展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紧密联系。我们希望知道金融发展是否对传统的货币政策带来了冲击,因为关系到货币政策的选择以及有效性的问题。
本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分析金融市场发展对我国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本文利用1997年至2008年的季度数据,以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银行同业拆借利率CHIBOR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对私人部门信贷与名义GDP的比值作为金融发展主要指标(FINANCIAL1),以银行信贷与名义GDP的比值作为金融发展的辅助指标(FINANCIAL2)对整个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通过基于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以及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货币政策中介变量和金融发展指标对我国真实GDP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影响,来研究金融发展指标对比其他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冲击效果,并得出金融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效果和影响方向。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的结论是,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都表明两个金融发展指标FIANCIAL1和FINANCIAL2对我国的实体经济都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证明了广义货币供应量M2、银行同业拆借利率CHIBOR和金融发展对我国真实GDP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且金融发展对两个宏观经济变量的冲击要明显强于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中介变量对其的冲击。方差分解也表明了,相比于M2和CHIBOR,金融发展指标对真实GDP和CPI波动的贡献率最大。这两个模型都说明了金融发展通过自身的传导机制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产生了影响,也就是说金融发展对我国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有效程度造成了冲击。最后,通过含有交互效应的多元回归模型明确了金融发展对我国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的影响方向——金融发展减弱了我国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增强了自身渠道对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影响。
根据研究结论,本文给出如下政策含义启示:货币当局应该充分考虑金融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通过加强对金融市场发展的研究,将金融发展纳入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之中考虑,以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效果。本文在上述政策目标以及我国现阶段金融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发挥金融市场渠道有效性的具体措施,包括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金融市场微观主体的运行机制,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