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苏州网师园有一亭名曰“月到风来亭”,只听其名未见其景,就能使人联想到夜晚里微风习习、亭下赏月的悠然场景。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知晓景名,就可联想到空间氛围的例子不在少数。那么,为何中国古典园林能够让人快速进入“情景式体验”?如“月到风来亭”,来源于诗句“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将诗词用在园林中,以“园景”表达“诗情”,人们看到月到风来亭,则会产生对诗词的联想,从而体会到诗词中的情感寄托;此时,古典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州网师园有一亭名曰“月到风来亭”,只听其名未见其景,就能使人联想到夜晚里微风习习、亭下赏月的悠然场景。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知晓景名,就可联想到空间氛围的例子不在少数。那么,为何中国古典园林能够让人快速进入“情景式体验”?如“月到风来亭”,来源于诗句“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将诗词用在园林中,以“园景”表达“诗情”,人们看到月到风来亭,则会产生对诗词的联想,从而体会到诗词中的情感寄托;此时,古典园林的“情景式体验”就完成了。园林中有诸多类似的题名,其表达的皆是诗词中的情景,那么宋词中含有园林营造观念也就不难理解。宋代是园林营造成熟的初期,其标志就在于园林“诗画的情趣、意境的含蕴”两大特点都已形成。那么,研究宋词、宋代画论中的园林观,对后世园林营造有着特殊的意义。宋词、宋画和文人园林无论是从创作者身份、美学思想还是文化艺术根源上都有着共通之处,宋代词画的创作方法、内涵也与园林营造的方法互相影响。通过对宋代词、画中所出现的园林观的总结与解读,可以看出宋代词画对于后世造园的影响,从而反思现代园林营造中所出现的问题。整个理论研究的其实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宋词中的园林观及宋代画论中的园林观。其中,将选取几位具有代表性的文人作品,针对宋词意境及文人园林活动这两方面进行宋代园林空间的探索;而在画论的研究中,主要是对宋代画论与画作进行分析;结合词、画两方面整理出宋代的园林观,再参与对江南地区园林的调研,通过搜集图像、绘制空间分析图片,来验证上述研究中的园林观在宋及后世园林中的体现,再从这些对园林空间的分析中,来促进现代园林空间的营造。主要采用的方法有古籍内容整理、古典园林调研分析、分类整理等方法来进行宋代词、画中的园林观的研究:从画论、词的文字整理到三维的园林空间的实例调研,找到各种画论、词作品中的园林观,并将其运用到园林营造中去,从而使宋代园林营造观应用在现代园林空间中,以促进其发展。
其他文献
北京国际手风琴艺术节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自2011年首届举办以来,颇受国内外专业人士的关注。继2011年和2014年两次国际手风琴艺术节后,北京第三届国际手风琴艺术节于2017年11月14日至18日如期举行。较前两次相比,此次艺术节邀请到更多国内外手风琴专业的教育家、演奏家、知名学者出席。艺术节内容更加丰富,举办了多场学术讲座、音乐会等活动。讨论的问题紧扣当下手风琴专业发展,在领域内产生了极大的影
本论文基于泰国差巴丹职业技术学院一年的教学经历,笔者针对学校中专、大专的初级汉语学习者在汉语口语课堂上出现的问题,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践。通过将有趣的任务活动运用到中专、大专学生的初级口语课堂中去,希望达到改善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本篇论文设计了两轮行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最后提出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取得的成效与不足。通过本文两轮行动研究发现,任务型教学法会使课堂教学更加
在语言交际中,称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反映了被称呼者的年龄、职业、地位、身份,双方的亲疏和感情状况,说话者对对方的思想感情以及说话的意图和目的。《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其语言幽默诙谐,贴近生活,其中不乏大量粗俗的骂詈语,因此文中人物所使用的称呼中也有大量的骂詈称呼。骂詈称呼在文学作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思想感情的表达等具有重要意义,不可忽视。由于中日两国在文化方面存在着差异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目标,社会组织作为参与地方治理的重要主体得到迅速发展。社会组织数量的增长会促进地方治理的现代化,推动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发展。但与此同时,不可否认社会组织的快速增长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从而阻碍地方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基于治理理论和公民社会理论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社会组织在参与地方治理的过程中主要存在准入和退出不畅、合法性不高、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新型的刑罚执行方式,是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这种新型的刑罚执行更加合理的配置了行刑资源,降低了行刑成本。通过2003在五个地区进行试点探索以来,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丰厚的实践成果。而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的质量优劣是社区矫正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在刑罚执行社会化趋势下,打造一支专业化、规范化的社区矫正队伍,成为客观需要。本论文以萧山区为研究对象,结合笔者的工作实际,运用问卷法、访
当今,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仍处于快速建造时期,国内建筑设计行业将大量精力投入空间、形式、功能等方面,而忽略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耐候性设计,导致随着使用时间的加长,耐候性问题随之显现。比如,立面的污染、面砖的脱落、石材破损、屋面渗水等,这些问题产生原因都是由于建筑耐候性构造设计不到位,从而造成建筑外立面的耐久性、耐脏性差。课题组从设计角度出发,进行合理的耐候性构造设计,不仅能提高建筑耐候性能,
本论文以严复和西周在翻译“right”与“liberty”二词时选定的译词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析二人选择译词的理据,整理二人在译著中选用译词的情况,并将二人进行横向对比。通过本论文的考察,得出了以下三点结论。第一,关于“right”的翻译:由于西周在封建等级思想的框架内思考“right”,认为权利基于劳力,由于劳力因人而异,因此各人享受的权利也有所差异,从而将“right”理解为上位者
本文着眼于国内留学生初级汉语课堂,旨在探索课堂问题行为改善对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基于行动研究实践性和反思性等特点,在行动中采用质性研究,利用质性研究的互动性将问题聚焦于留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相关因素及成因,探索本次行动研究是否有助于课堂问题行为的改善。根据问题,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教师通过与留学生的互动对课堂问题行为和意义建构出相应的“诠释”。教师通过对留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诠释”采取行动做出相应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文化改革的重要任务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强调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基层贫困地区,贫困山区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公共文化空间是作为贫困山区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具有基础性强、覆盖面广、互动度高和可塑性强的特点。公共文化空间对贫困山区群众日常生活和社会关系有着重
可持续社区的基本增长、当地的小镇甚至特大城市在基础设施方面的进步,其中可能包括不同等级的道路、建筑和绿色基础设施,以促进特定的增长空间和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因为街道网络是所有社区中获得邻里活力的基本元素之一,它们提供了便利的流通和连接方式,并可以促进这些空间的社会、文化、美学和经济改善。本次研究的首要目标是评估非正规居民区的街道网络基础设施,以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桑给巴尔西部B区的基努尼市谢希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