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岛敦(1909-1942年)在文学者失去创作自由的战争年代,为后世留下了优秀的艺术作品。中岛敦以《山月记》《李陵》等取材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后期小说创作而为人熟知,被誉为芥川龙之介再生。然而中岛敦的创作题材并不局限于中国古典文学,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光与风与梦》以19世纪末的南洋为舞台,记述了英国作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南洋的晚年生活。《光与风与梦》是中岛敦最长的一部长篇小说,1942年5月发表于《文学界》,并成为同年上半年度芥川奖的候选作品。虽然最终芥川奖空缺,《光与风与梦》未能获奖,但这部作品依然可以说是中岛敦正式步入文坛的出世之作,在中岛敦的作家生涯中有着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分析主人公史蒂文森的人物形象,揭示出作品中所寄托的中岛敦的关注点,进而探讨了作家的创作意识及其由来。中岛敦在创作《光与风与梦》过程中,参考了作家史蒂文森的书信等大量文献。在素材的使用上,中岛敦进行了自由的取舍,勾画出为萨摩亚原住民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白人作家形象。主人公史蒂文森身上可以说寄托了中岛敦的关注点。中岛敦的关注点具体表现在主人公史蒂文森对白人殖民者的批判、对原住民的同情和主人公史蒂文森的文明观等三个方面。史蒂文森愤慨于白人官吏的卑劣、不公、贪婪,向当地政府递交抗议书,给欧洲的报社寄公开信,并创作了反映殖民地现状的作品。虽然被嘲笑为不懂殖民地政治的文人,他仍然坚守自己的价值判断,始终对殖民政策持批判态度。同时,对于白人殖民统治给原住民带来的不幸抱以深切的同情。虽然身为宗主国的一员,史蒂文森并没有怀着优越感歧视萨摩亚人,也没有试图把白人文明强加给他们。从最初惊叹于他们不可思议的开朗,到逐渐了解萨摩亚及萨摩亚人,史蒂文森认识到他们的世界里有着不同于西方文明世界的生活伦理和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对萨摩亚人的理解也促使他认识到白人所谓“文明”的野蛮一面,进而意识到,西欧文明只是局部地域的文明,并不具备普遍价值,因此用西欧文明的标准无法正确认识原住民,不应该把这种标准强加给他们。《光与风与梦》中所寄托的中岛敦的关注点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借由西欧文学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来表现的?本论文从中岛敦与作家史蒂文森的共鸣、当时的社会形势、中岛敦自身的问题意识三个方面分析了作者的创作意识及其产生原因。首先,中岛敦与作家史蒂文森都有多年的殖民地生活经历,对殖民政策也都抱以否定态度。由此中岛敦对史蒂文森产生了强烈共鸣,对史蒂文森与殖民地的关系产生了浓厚兴趣。其次,《光与风与梦》的创作时期约为1940年夏至1941年夏。这一时期也是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争,并向太平洋地区挺进的时期。大规模的对外扩张促使有着多年殖民地生活经历的中岛敦再次把视线集中在了殖民地问题上。另一方面,随着战争扩大化,日本当局的文化干涉也日益加剧,作家的创作受到严格限制。在这样的社会情势下,中岛敦把自己对殖民地问题的关注寄托在了19世纪英国作家史蒂文森身上。中岛敦初期作品中体现了他对日本在中国和朝鲜的殖民政策的批判,对日本殖民者的优越感的质疑,以及对其他民族的尊重。这与主人公史蒂文森对殖民地问题的态度是一致的。本文最后对中岛敦的南洋之行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验证了中岛敦对殖民地问题的关注是具有一贯性的。在南洋期间的书信和日记里,中岛敦表达了对日本殖民政策的不满和对原住民的深切同情。在关于南洋的记述中,中岛敦没有以殖民统治者的身份去判断和评价南洋,体现了对南洋人及南洋文化的尊重。此外,以南洋体验为素材的作品里,虽然没有再次出现如主人公史蒂文森一样光辉的人道主义者形象,但这些作品继承了《光与风与梦》中对文明局限性的认识和不应把文明强加于他者的文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