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微生物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技术能够开发微生物细胞工厂去生产各种有价值的目标产物,比如生物基化学品和生物燃料等。由于代谢调控也是微生物代谢工程研究领域的方向之一,对于提高目标产物的产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成为各国科学家的研究热点。本论文以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在构建代谢调控的策略方面开展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分别是从构建起始密码子库和给予电能的角度对大肠杆菌进行了代谢调控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微生物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技术能够开发微生物细胞工厂去生产各种有价值的目标产物,比如生物基化学品和生物燃料等。由于代谢调控也是微生物代谢工程研究领域的方向之一,对于提高目标产物的产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成为各国科学家的研究热点。本论文以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在构建代谢调控的策略方面开展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分别是从构建起始密码子库和给予电能的角度对大肠杆菌进行了代谢调控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由以下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以报告蛋白表达量和玉米黄素产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基于起始密码子的组合调控策略对代谢通路的调控效果。传统的代谢调控策略有启动子或者RBSs调控,但是这类调控的弊端是包含较长的序列和操作复杂。本部分的研究发现仅仅通过改变基因编码框(CDS)起始密码子的三个碱基,结果表明报告蛋白(RFP,GFP和lac Z)的表达库p NNNrfp,p NNNgfp和p NNNlac Z具有较大的动态调控范围和均匀的表达水平,然后设计了基于起始密码子的组合调控策略并将其应用到调控玉米黄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三个基因(crt Z,crt Y和crt I),以较短的实验时间,获得了一个包含各种各样的玉米黄素产量的组合调控库,其中筛选到了玉米黄素产量为6.33 mg/L和胞内含量为1.24mg/g DCW的高产菌株,与对照菌株相比均有了约10倍的提高,表明了应用基于起始密码子的组合调控策略来优化代谢通路确实是可行的,也为大肠杆菌基因的代谢调控提供了一种新的省时省力的方法和策略。第二部分以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利用微生物电合成平台系统,构建电能细胞,以丁二酸产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给予电能对细胞代谢的影响效果。电化学能源对于生物合成各种化合物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以前的研究中多数是以天然的电活性菌株来实现电合成各种化合物,在本研究中,分别构建了两种不同的大肠杆菌电能细胞,具体如下:首先,引入来源于希瓦氏菌MR-1中的与电子传递相关的mtr ABC,fcc A和cym A基因,成功构建了电活性菌株E.coli 8739(p Mtr ABC,p Fcc A-Cym A)并能够利用电能实现增加还原性产物产率的目标,其中电合成产物乳酸的得率从0.10增加至0.22 mol/mol葡萄糖,乙醇从0.63增加到0.96 mol/mol葡萄糖,分别是不通电条件下的2.2倍和1.5倍。随后,构建了电活性菌株E.coli T110(p Mtr ABC,p Fcc A-Cym A)来电合成丁二酸,并且引入碳浓缩机制(CCM)增强利用CO2的能力,最终电活性菌株E.coli T110(p Mtr ABC,p Fcc A-Cym A,p BTCA)能够利用电能提高丁二酸的转化率,在通电的环境中,丁二酸转化率达到了1.10 mol/mol葡萄糖,比出发菌株E.coli T110提高了61.8%。其次,通过提高大肠杆菌细胞内部的FAD含量,构建了基于辅因子FAD的电活性大肠杆菌菌株,工程菌株E.coli 8739(p Rib AB-Ybj I-Yig B,p Rib ECF)在MES系统中发酵代谢图谱会改变,会生成更多的还原型化合物,其中电合成产物乳酸的得率从0.51增加至0.90 mol/mol葡萄糖,乙醇从0.37增加到0.59 mol/mol葡萄糖,分别是不通电条件下的1.8倍和1.6倍。在MES系统中通电的条件下,电活性菌株E.coli T110(p Rib AB-ybj I-Yig B,p Rib ECF)的丁二酸转化率为0.97 mol/mol葡萄糖,比对照菌株E.coli T110提高了42.65%,引入碳浓缩机制(CCM)后,工程菌株E.coli T110(p Rib AB-Ybj I-Yig B,p Rib ECF,p BTCA)的丁二酸转化率为1.16mol/mol葡萄糖,比对照菌株E.coli T110提高了70.59%。本部分的研究成功的搭建了微生物电合成平台,并实现了利用电能来提高目标化合物丁二酸转化率的目标,表明了利用电能来调控大肠杆菌的代谢从而实现目标产物提高的策略是可行和有效的。本论文研究表明起始密码子优化和电能的利用都可增加大肠杆菌代谢产率,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代谢产率和模式推动等方面提供了新的研究策略和手段。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位置信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信息,车辆导航、手机定位、武器制导等都离不开精确的位置信息。传统的单一依靠卫星导航系统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卫星/惯性深组合导航已经成为导航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深组合系统具有定位精度高、动态性能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某国防重点项目为背景,以矢量接收机/惯性深组合导航系统为研究对象,主
随着5G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通信系统对天线的性能也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高效率、宽带、高增益、低剖面、多功能已经成为现代毫米波天线的发展趋势。蓬勃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要求作为射频前端的天线在尽量不影响天线辐射性能的前提下,既在尺寸上做减法,又在功能上做加法,从而满足各类应用场景下对于移动性和功能性的需求。因此,本论文在现有小型化天线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现有设计方法存在的结构复杂、带宽窄
与相控阵雷达相比,MIMO雷达能够利用波形分集获得更好的参数识别、干扰抑制以及目标检测等方面的性能,受到了国内外雷达学者的广泛关注。利用波形分集带来的优势,MIMO雷达波束形成研究内容包括发射波束形成和自适应波束形成。目前,国内外学者对MIMO雷达波束形成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针对不同的工作环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其中,当发射导向矢量失配时,发射方向图将会产生畸变,降低发射方向图设
随着隐身技术的发展,雷达对于微弱目标检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 Modulated,LFM)脉冲体制雷达,延长积累时间通常可以提高输出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但是在长时间观测情况下,运动目标的回波能量会跨越多个距离单元,造成距离徙动现象。此外,机动目标的回波能量还会在慢时间维跨越多个多普勒频率单元,造成多普勒频率徙动
随着社交网站(例如,Facebook、You Tube、Instagram等)和数字电子设备(诸如数码相机、手机等)的普及,互联网上的视频、图像、文本等多媒体数据呈现爆炸式的增长,如何从海量多媒体数据中快速并且准确地搜索出用户所需要的多媒体数据变得极其具有挑战性。此外,多媒体数据往往使用高维的特征表示,不同的特征表示又具有不同的数据结构,由此产生的多媒体数据间的异构性也是一个难题。为此,如何有效地
随着摩登电子时代的发展,电子皮肤、可伸缩电路器件等柔性可穿戴的电子器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光电探测器作为一类传感器,可用来进行信息传输,在军事探测、生物传感、光通信等方面已经有了广泛应用,因此实现光电探测器的柔性可穿戴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实现柔性可穿戴主要有两种策略,构筑纤维状或者薄膜状的柔性器件。纤维本身具有轻质、柔韧并且容易编织的特点,可以实现可穿戴应用,因而构筑纤维状光电探测
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探测雷达通过提取人体目标的生命体征信号以准确识别人体目标的位置、生理状态等参数。相比传统的非接触式视频、音频传感器,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探测雷达因具有环境适应性好、穿透性强、无隐私问题等优势而成为现代雷达领域与生物医学传感领域的交叉研究热点。研究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探测雷达对于居家健康监护及反恐救援等应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然而,基于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探测雷达的人体目标识别领域仍存在许多可改进
高精度水文预报是水旱灾害防御的重要技术保障。结合水文监测预报信息和数字孪生思想,构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径流实时预测体系,并提出基于数字孪生的径流实时预测方法。体系以数字孪生拓扑结构为主体,以人工智能虚拟模型为核心,通过5个层次实现水文监测、水文预报和决策管理的密切耦合;方法以高效机器学习方法为主体预报模型,采用群体智能算法优选模型计算参数,同时通过数字孪生拓扑结构和实时监测信息来动态更新径流预测结果
物质系统的强光电离是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类重要现象,该现象体现了物质世界内部蕴藏的丰富结构。本文主要讨论包括从微观原子分子、团簇到宏观水介质、液滴再到大尺度水云的物质系统的强光电离过程。研究了原子和分子的强光电离过程。考虑到范德瓦尔斯二聚物强光电离在强场物理中的重要意义,研究了超短超强激光电离氙原子及其二聚物时光电子的动量分布和能量分布。研究发现了氙二聚物强光电离的光电子动量或能量分布相比原
层状异构金属材料是一种新型结构的金属材料。典型的层状异构组织是指金属材料内部由软相微米再结晶组织和硬相超细晶/纳米晶/纳米孪晶组织共同构成,软相微米再结晶一般呈现层状聚集且被硬相组织牢牢地包夹着,整个结构在空间尺度上展现出层状分布的特征。层状异构组织包含单金属层状异构结构和多金属复合层状结构。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层状异构化处理后,材料的强度和拉伸塑性匹配通常会得到了显著优化。本文首先分别选用两种层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