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的勘探及开发证明了鄂尔多斯盆地是中盆地国天然气勘探最有潜力的盆地之一,针对上古生界气藏在盆地东部(研究区)认识程度非常低的现状,本论文采用地质与野外剖面观测、岩心观察描述与室内分析鉴定相结合,资料统计、单因素分析与综合作图相结合的研究思路,深入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的沉积相类型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恢复了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的沉积演化历史,从宏观角度揭示了沉积相及砂体的平面分布、纵向演化特征,进而探讨了研究区气藏形成及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最终对远景勘探区域进行预测。为研究区气藏的进一步勘探与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首先,在地层划分和对比基础上,把研究区石炭-二叠系上古生界划分为2个Ⅰ级层序(超长期基准面旋回)、8个Ⅱ级层序(相当于长期基准面旋回)、22个Ⅲ级层序(中期基准面旋回),建立了研究区上古生界的层序地层格架。与此同时,在此格架内在对大量岩心宏观和微观特征描述的基础上,从岩石学特征、粒度分布特征、沉积构造特征、遗迹化石特征以及测井相特征等五方面,总结出研究区的各类沉积相的相标志,为沉积相的识别和划分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其次,通过对相标志的识别和对反映沉积相纵向演化的基干剖面的分析,将研究区上古生界石炭系本溪组-二叠系石千峰组划分为4个沉积体系、8个亚相和若干个微相。其中以稳定的内陆湖泊-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为主。盆地的克拉通特征,决定了盆地内油气藏的富集主要受控于沉积体系内砂体展布的分布规律,‘因此,在前人对盆地各地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盆内石炭-二叠系的物源,对研究区内沉积相及砂体展布规律及特征有了更为客观及真实的认识。最后将这种理论上升为实践,探讨了研究区的天然气富集规律,并预测了研究区内上古生界气藏的远景勘探区域。本次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多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勘探中取得的实践经验,结合近几年来(特别是最近3年来)研究区内尤其是延长矿区的气井资料,对多年来受种种因素制约而没有开展详细研究的研究区的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沉积相及砂体展布规律研究。2.建立了研究区上古生界的层序地层格架,并首次尝试探讨了该区层序地层对区内油气富集的影响。3.以生、储、盖、圈、运、保成藏要素为出发点,并对比邻区(盆地北部及东北部)的天然气成藏规律探讨了区内天然气成藏的规律,最后结合区内气井试气资料,预测了区内纵向上分布的有利勘探层位以及平面上远景勘探区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