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云凹陷位于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隶属于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本文研究区位于白云凹陷东部,面积约为4000km2,研究目的层SB23.8层序位于珠海组地层的上部,介于层序界面ZHSB6(约SB25.2)—SB23.8之间,以SQ6命名。统计工区内部W1-W17井SQ6层序砂泥岩的速度特征,总结其速度随埋深的变化规律,将砂岩分为Ⅰ类砂岩、Ⅱ类砂岩和Ⅲ类砂岩。Ⅰ类砂岩速度多集中于1200-2200m/s,亮点门限深度约为2000m。埋深在2000m之上可以用亮点技术检测含气层。Ⅱ类砂岩埋深多集中在1700-2200米,少部分在3000-3500米的深度范围。Ⅱ类砂岩的速度和相同埋深的泥岩速度相近。Ⅲ类砂岩速度明显高于泥岩,灰质含量较高,速度多集中在4500-5500m/s。Ⅲ类砂岩随埋深的增大速度变化并不明显。工区内部选取W1-W11井制作一维褶积模型,通过波形分析总结与相应沉积亚相和沉积微相的波形反射特征,进行单井沉积相划分。W1-W11井SQ6层序的单井沉积相分析结果如下:W1井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W2井下部主要发育混积陆棚相,上部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W3井以三角洲平原亚相为主。W4井发育三角洲前缘和滨海相沉积。W5井以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W6井以混积陆棚相为主。W7井发育三角洲前缘和平原亚相。W8井下段发育三角洲相,中部为陆棚和水下扇环境,上段为三角洲前缘相。W9井以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W10井以斜坡扇相为主。W11井以局限台地相为主。通过W1-W11沉积相分析结果控制井旁相似地震道的沉积环境。选取白云凹陷东区四条测线crossline985、crossline2605、crossline3625、ilnline2475应用地震线描技术,恢复SQ6沉积盆地原形。识别陆架坡折点位置将其投影到平面图上,确定陆架坡折带的大致平面分布。通过地震线描划分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斜坡扇、盆底扇以及灰岩隆起区的分布位置。在ZHSB6、SB23.8层序界面解释的基础上,加密到1×1网格并反复修善解释界面,并对SQ6层序内部进行地层切片,提取SQ6内部均方根振幅属性。结合地震线描、波形分析和单井沉积相分析成果有效的将地震相转化为沉积相,分析古水流方向。SQ6层序内部发现4支主水流体系,其中3支水系为北西方向,1支为正北或北北东方向。SQ6层序内部形成了的三角洲-斜坡扇-盆底扇的沉积环境。对SQ6层序内部低位体系域S-1砂层组开展砂体扫描解释工作,S-1发育于垂直于水流方向,在平面上呈条带状展布,优质储层多位于西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