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近视患者不同级别豹纹状眼底对黄斑区视网膜脉络膜的影响,探讨与近视性豹纹状眼底分级有关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课题组在拟云南地区建立高度近视健康人群前瞻性队列研究,并将进行为期10年的跟踪观察,从2019年8月至2021年3月期间,已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招募了 18-60岁无明显病理性改变的高度近视患者及中低度近视患者共307人。本研究从基线数据库中选取部分受试者为研究对象,经过严格筛查,最终纳入近视患者176人,326只眼。所有患者均进行眼底照相、OCTA、IOL-Master、电脑验光等检查并填写电子调查问卷,用于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家族史、全身病史等)。根据主觉验光球镜度数将所有受检眼分为高度近视组(球镜度数≤-6.0D)和中低度近视组(球镜度数>-6.0D)。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究组(Early Treatment Diabetic Retinopathy Study,ETDRS)定义的九格分区法(ETDRS Grid)应用于眼底照相,对所有受检眼进行豹纹状眼底程度分级,即豹纹状眼底0级(G0)、豹纹状眼底1级(G1)、豹纹状眼底2级(G2)、豹纹状眼底3级(G3)共四个等级。利用OCTA测量黄斑区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网(superficial capillary plexus,SCP)血流密度、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网(deep capillary plexus,DCP)血流密度、脉络膜毛细血管密度,同时将 OCTA、OCT 深度增强模式(enhanced depth imag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EDI-OCT)测得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值,用Bennett放大公式(t=p×q×s)根据眼轴调整高度近视眼部放大率,计算实际厚度值。分析高度近视组及中低度近视组豹纹状眼底严重程度与眼部生物学参数的关系,采用双变量相关法将相关性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中男性52人(占29.5%),女性124人(占70.5%);平均年龄为:(32.63±10.94)岁,平均等效球镜度为:(-7.92±3.04)D,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为:(0.94±0.14),平均眼轴为:(26.47±1.46)mm。高度近视组共:256只眼,豹纹状眼底程度分级后:0级:13只眼(5.1%);1级:52只眼(20.30%);2级:68只眼(26.60%);3级:123只眼(48.05%)。中低度近视组共70只眼,豹纹状眼底分级后:0级:14只眼(20%);1级:26只眼(37.14%);2级:15只眼(21.43%);3级:15只眼(21.43%)。中低度近视组,0-3级不同程度豹纹状眼底受检眼各级间等效球镜度、眼轴长度、黄斑不同区域DCP、SCP血流密度、黄斑不同区域视网膜厚度、脉络膜毛细血管密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相关性分析:豹纹状眼底分级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呈显著负相关(r=-0.603,P<0.001)。高度近视组:0-3级不同程度豹纹状眼底受检眼各级间等效球镜度、眼轴长度、黄斑旁中心凹区域视网膜厚度、中心凹周围区域视网膜厚度、旁中心凹区域SCP血流密度、中心凹周围区域SCP血流密度、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及黄斑区脉络膜毛细血管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区域视网膜厚度、黄斑中心凹区域SCP及DCP血流密度、黄斑旁中心凹区域DCP血流密度、黄斑中心凹周围区域DCP血流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豹纹状眼底分级与眼轴呈正相关(r=0.381,P<0.001);与等效球镜度(r=-0.37,P<0.001)、旁中心凹区域视网膜厚度(r=-0.309,P<0.001)、中心凹周围区域视网膜厚度(r=-0.30,P<0.001)、黄斑旁中心凹区域SCP血流密度(r=-0.20,P<0.05)、中心凹周围区域SCP血流密度(r=-0.17,P<0.05)、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r=-0.595,P<0.001)、黄斑区脉络膜毛细血管密度(r=-0.224,P<0.001)均呈负相关。将这些相关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度近视豹纹状眼底严重程度分级与眼轴长度(OR=1.82,95%CI:1.318~2.513,P<0.001)、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OR=0.982,95%CI:0.977~0.986,P<0.001)、旁中心凹视网膜厚度(OR=0.964,95%CI:0.937~0.992,P<0.05)均相关。中低度近视组将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豹纹状眼底严重程度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相关(OR=0.979,95%CI:0.970~0.987,P<0.05)。[结论](1)高度近视患者眼轴增长、旁中心凹视网膜变薄以及中心凹下脉络膜变薄可能是豹纹状眼底程度加重的危险因素,中低度近视患者中心凹下脉络膜变薄可能是豹纹状眼底程度加重的危险因素。(2)高度近视患者随着豹纹状眼底程度加重,伴随了旁中心凹及中心凹周围区域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网血流密度及厚度降低;中低度近视患者随着豹纹状眼底程度加重,视网膜血流密度及厚度无明显变化。(3)高度近视及中低度近视患者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越薄,豹纹状眼底程度越重。高度近视患者当豹纹状眼底累及黄斑区时,脉络膜毛细血管密度出现显著降低,而中低度近视患者随着豹纹状眼底程度加重,脉络膜毛细血管密度无明显变化。(4)豹纹状眼底严重程度与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脉络膜变薄的临床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