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原区的许多河口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过多次变迁。河口变迁具有共同特征,但由于河口所属河流以及河口区的水动力因素以及地质环境等各方面条件的不同,不同河口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本文选取大凌河口作为研究区,以现代河口为基础,将今论古,研究近代大凌河口的变迁趋势和影响河口变迁的因素。大凌河口位于辽东湾北部,所属河流为辽宁省西部最大的河流—大凌河,据史料记载明代以来大凌河下游河道和河口有过多次改道和变迁。其下游河流改道以及河口变迁均受到地势的影响,主要限制在凌海地区的东部和南部,变迁的整体趋势为:以凌海为顶点,呈现明代以来的向南迁移,明代后期到民国时期的向北变迁,以及民国时期至今的再次向南迁移的往复摆动特征。本文将大凌河口变迁的影响因素分为沉积物运移和堆积因素(河流、海洋)以及内动力因素(科氏力等)。前者是河口变迁的诱导因素;后者是大凌河口变迁的直接驱动因子,明代以来大凌河口的往复摆动变迁是内动力因素作用的结果。大凌河口的变迁也对其三角洲以及盘锦湿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受下游河流频繁改道和河口变迁的影响,明代以来大凌河三角洲整体发育受河流改道和河口变迁范围的限制;三角洲体的发育时间以及规模受河流改道和河口变迁的频率限制;由于河流改道呈跳跃摆动的特征,不同时期的沉积物在海陆交互作用相的沉积上存在着时间间断。由于盘锦湿地水量和沉积物来源的复杂性,使盘锦湿地形成的时间存在着争议。根据大凌河口变迁的内动力因素,本文将大凌河口的变迁模式分为一般的变迁模式和特殊变迁模式。一般变迁模式是以科氏力作用为主的变迁模式,是大多数河口变迁的模式;特殊变迁模式是大凌河口在变迁过程中克服科氏力的偏转作用而呈现的向北跳跃迁移的特征,该过程不可能自发形成,所以应存在一个与科氏力方向相反的作用力起到牵引的作用使河口向北迁移。两种变迁模式的交替作用使明代以来大凌河口呈现往复摆动的变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