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翻译理论中,译者通常被比喻为“学舌的鹦鹉”,“原作的仆人”,“带着脚镣的舞者”,其地位低于原作和原作者。译者必须忠实、客观地再现原文,必须“隐身”于翻译作品当中,根本无主体性可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翻译是一门独立学科的认识的深入,有关翻译的种种理论探讨也得到了不断地深化。在众多的理论探讨中,译者的身份及地位的论题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随着“文化转向”的到来,人们对译者的探讨变得丰富而多元,译者的身份和地位也得到了提高,其主体性的地位得到广泛的认同。在对“译者主体性”的理论探讨中,人们通过自身的理解,或正面或侧面地给“译者主体性”下了定义,描述了译者主体性的表现方式。本文是这一讨论的一部分,拟借助德国学者汉斯·威密尔(Hans Vermeer)的“目的论”来阐释译者主体性的表现。根据“目的论”,翻译是一种基于一定目的的人类行为。因而译者就成为翻译活动中拥有一定目的的实施者,译者的这种身份表明其在翻译活动中必定具有主观能动性。本文拟在目的论框架下运用描述性和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角色的体现、译者在文本的选择到文本的评价各步骤中能动作用和译者的翻译策略选择这三个层次去探讨译者主体性和目的论之间的关系以及译者是怎样发挥其主体性的。总之,“目的论”在研究译者主体性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译者主体性的目的论视角也是对译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补充,为译者主体性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