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初中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作为时代的开拓者,其思想道德的发展不仅关系着个人的成长,也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以及时代的进步。提高初中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证。初中生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初中生在不断储备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更要关注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加强对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关爱社会、服务社会,这既是初中生个人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推行素质教育、实践新课程理念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不完善、网络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国外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得社会环境中产生一些道德问题。这些道德问题对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导致初中生的亲社会行为缺失,甚至造成违法犯罪。学校是培养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基地,思想品德课是培养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主要阵地。但是,受当前教育考试机制的影响,一些学校“重知轻情”的教育理念却仍然存在;而新课程改革的不完善,使得思想品德课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所以,改善教育考试机制,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为本,参考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以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论、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为理论依据,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为实践依据,结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现实情况,阐释亲社会行为的概念、理论依据,积极探讨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培养亲社会行为的必要性。就思想品德课在对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初中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亲社会行为培养的对策。本文主体分为如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理论。首先,从初中生的理解水平出发,简要介绍了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并列举了初中生阶段亲社会行为的四种表现;然后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区分了亲社会行为与利他行为;接着,根据论文内容的需要,阐释了四个主要的理论来源,为论文提供理论基础;最后,从个人、课程、国家、社会四个方面阐述了对初中生进行亲社会行为培养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探讨初中思想品德课在对学生进行亲社会行为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从当前思想品德课堂实际出发,分析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培养现状。初中思想品德课在对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与不足:教材方面,对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培养的内容涉及较少;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师对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培养的教学效果甚微;从学生角度来讲,学生缺少亲社会行为培养的自我实践。之后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教材方面,忽视对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培养的关注;教师方面,亲社会行为培养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学生方面则是缺乏对亲社会行为培养的自我教育。第三部分,提出初中思想品德课对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的对策。这是论文的核心内容,基于发现的问题和对原因的分析,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际出发,从三方面重点论述了思想品德课对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培养的对策。在教材方面,增设亲社会行为内容,合理运用教材,注重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的共同运用。从教师来讲,要强化师德意识,提高教学能力:一要强化师德意识,注重言传身教;二要科学规划教学目标,合理运用教学方法;三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在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方面,一是学生自身要加强亲社会行为的自我教育,二是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亲社会行为的自我教育,三是学校要为学生亲社会行为的自我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概括来讲,本论文先从理论视角出发,对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及重要性进行简单介绍,阐释了本论文的四个主要理论来源与理论借鉴;然后立足于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对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培养的教学实际,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最后根据问题和原因,从教材、教师、学生三个主要方面,就思想品德课对初中生进行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提出相应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