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组蛋白乙酰化和去乙酰化是表观遗传修饰的一种常见方式,细胞通过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影响核小体的作用,从而调控基因的转录活性。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由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s,HATs)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共同作用决定,在很多肿瘤组织中HDACs呈现高表达。组蛋白的高乙酰化水平呈现出明显的抑癌作用,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HDACIs)能够抑制HDCs的去乙酰化作用从而达到杀伤肿瘤的作用,这使得HDACIs作为新兴的抗肿瘤药物而备受关注。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是HDACIs的典型药物,能够显著地诱导癌细胞凋亡,但在同样浓度下,对正常细胞的毒性作用却很小,是一类潜在的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抗肿瘤药物。研究目的:观察曲古抑菌素A(TSA)对淋巴瘤细胞株FL5.12增殖及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具体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FL5.12细胞经不同浓度的TSA处理后。首先通过免疫印迹分析TSA对组蛋白H4乙酰化的影响。然后,在不同的时间点采用MTT法分析TSA处理后FL5.12细胞的增殖情况。接着,通过光学显微镜、琼脂糖凝胶电泳、PI染色和流式细胞分析来确定TSA处理诱导FL5.12细胞的凋亡,并且进一步通过免疫印迹分析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3和PARP的裂解。随后,我们又通过免疫印迹法和半定量RT-PCR法从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探讨阿司匹林处理后,造血系统转录因子PU.1和促凋亡因子Bim的变化。最后,我们采用免疫印迹法分析了TSA处理后mTOR信号途径的变化和mTOR抑制剂Rapamycin处理FL5.12细胞后mTOR信号与PU.1和Bim之间的关系,并用MTT分析了mTOR信号被TSA或Rapamycin抑制后细胞的增殖情况。研究结果:细胞在不同浓度的TSA处理后24小时,免疫印迹分析结果发现,TSA处理增加了乙酰化组蛋白H4的水平,这提示TSA抑制了H4的去乙酰化。然后,我们以不同浓度的TSA处理FL5.12细胞后,在不同时间点通过MTT法分析细胞增殖发现,TSA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方式抑制FL5.12细胞的增殖。接下来,我们从几个不同方面分析了TSA诱导FL5.12细胞的凋亡情况:1)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发现,TSA以剂量依赖方式使细胞数目下降,细胞发生固缩;2)2%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表明,TSA处理使FL5.12细胞的DNA发生明显的片段化;3)通过免疫印迹分析,我们发现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3和PARP的裂解增加,这提示它们被激活;4)PI染色和流式细胞分析结果表明,TSA处理抑制FL5.12细胞的存活率。为了进一步探讨TSA诱导FL5.12细胞凋亡的机制,我们分析了TSA处理对造血系统转录因子PU.1和促凋亡蛋白Bim。免疫印迹和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TSA处理抑制了FL5.12细胞PU.1和Bim的蛋白和mRNA水平。最后,我们还分析了TSA处理对FL5.12细胞mTOR信号的影响。免疫印迹结果表明,TSA处理导致FL5.12细胞S6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下降,表明mmTOR信号受到了抑制。通过分析mTOR抑制剂Rapamycin处理和TSA处理后的mTOR信号的变化与PU.1、Bim以及细胞存活率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mTOR信号在TSA处理导致FL5.12细胞凋亡中不是起主要作用。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得到以下结论:1、TSA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抑制FL5.12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2、PU.1-Bim轴参与了TSA诱导FL5.12细胞的凋亡,而mTOR信号通路不是主要影响这一细胞凋亡的主要因素。3、TSA诱导FL5.12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是:TSA作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抑制组蛋白H4的去乙酰化,下调PU.1的mRNA表达水平,从而使TSA蛋白表达降低,减弱了PU.1对促凋亡基因Bim的转录抑制,导致促凋亡蛋白Bim的表达增加,进一步地上调凋亡相关蛋白Casepase3和PARP的表达,最后引起细胞凋亡。阿司匹林作为一种消炎、镇痛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在临床上已广泛地、安全和有效地被用了100多年,是一种应用得最为成功的化学合成药物之一。近来,阿司匹林使用的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得出了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结论,阿司匹林的使用在临床上与多种癌症的发生率下降有关。对于一些已诊断的癌症病人,阿司匹林的使用能在某种程度上延长病人的存活时间。此外,还发现阿司匹林可能有与其它化疗药物辅助治疗的作用。一些体外的细胞研究也表明,阿司匹林对某些癌症细胞有一定的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然而,阿司匹林的抗肿瘤作用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本研究以鼠原B淋巴细胞FL5.12为淋巴瘤模型,探索阿司匹林对FL5.12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研究目的:确定阿司匹林对原B淋巴细胞株FL5.12相关细胞系增殖及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用不同浓度(0、2.5、5、10和20mM)的阿司匹林处理F15.12相关细胞系后,首先我们通过MTT法分析了阿司匹林处理后24小时细胞的增殖变化。然后,我们通过PI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稀释度的酒精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以确定后续试验所用的阿司匹林浓度。接着,我们分别通过MTT法、PI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分析了阿司匹林处理后不同时间点细胞的增殖和存活率。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观察阿司匹林处理导致细胞凋亡特征性的DNA片段化。为初步探讨阿司匹林对FL5.12相关细胞系作用机制,我们通过免疫印迹法和半定量RT-PCR检测了阿司匹林处理对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并进一步通过免疫印迹法分析了阿司匹林处理对mTOR信号通过的影响。最后,我们PI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分析了联合阿司匹林和mTOR抑制剂Rapamycin处理后细胞的存活率。研究结果:用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处理F15.12相关细胞系24小时后,MTT分析结果表明,阿司匹林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酒精毒性试验的PI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表明,1:80的酒精稀释度对细胞存活率影响较小。阿司匹林处理FL5.12相关细胞系的作用动态实验中MTT法、PI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发现,阿司匹林对细胞增殖和存活率的影响呈现时间依赖性,48小时开始出现明显的效果。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发现,阿司匹林处理导致了FL5.12相关细胞系DNA出现了细胞凋亡特征性的片段化。免疫印迹分析表明,阿司匹林处理诱导了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3的裂解,提示该蛋白被激活;然而,MTT和流式细胞分析结果发现caspase3抑制剂并不能解除阿司匹林处理导致的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另外还发现,阿司匹林处理导致mTOR下游蛋白S6的磷酸化水平降低,表明mTOR信号途径被抑制。半定量RT-PCR分析发现,阿司匹林处理对FL5.12相关细胞系的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和BclXL的mRNA水平没有影响。联合阿司匹林和mTOR抑制剂Rapamycin处理后FL5.12相关细胞的研究中,PI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了这2个药物对细胞存活率产生一定程度的协同抑制作用。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得到以下结论:1、阿司匹林以时间和浓度依赖方式抑制FL5.12相关细胞系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2、mTOR信号通路可能部分参与了阿司匹林诱导的FL5.12相关细胞系的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