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新教师作为新鲜血液注入到学校的师资队伍中去,然而在新教师群体中适应不良现象大量存在。新教师入职需要经历一个组织社会化的过程,组织社会化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着新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而且还会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本研究将组织社会化引入教师群体,着重探讨新教师在组织社会化内容的四个维度上的学习现状,并对其学习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透析,从而为开展有效性的新教师入职教育提供可行性建议。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并辅以访谈法。利用自编的新教师组织社会化调查问卷对浙江省215名中小学新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中小学新教师组织社会化状况有待进一步提升。在人口学统计变量分析上,新教师在性别、是否担任班主任、任教学校这三个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教龄越高的新教师组织社会化内容掌握程度越高;学历不同的新教师在组织社会化内容掌握上存在着显著差异,专科毕业的新教师在角色知识、学校知识的了解上要高于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的新教师。新教师组织社会化内容学习状况同时受到组织情境因素和个体因素的影响,其中情景因素对新教师学校知识和工作知识的影响要大于个体因素的影响;而个体因素对新教师角色知识和人际知识的影响要大于情景因素。 基于对新教师组织社会化的研究结论,分别从情境因素和个体因素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来完善新教师入职教育,以期提升新教师组织社会化水平。在情境因素层面,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适切性的培训计划,任职学校要开展针对性的校本教师培训。在个体因素层面。新教师要主动寻求有关组织社会化各方面的信息,学会对成熟教师进行观察模仿,最后还要加强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