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用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当下历史题材文艺作品的接受,特别是新历史小说和与新历史小说旨味相同的历史题材影视剧的接受。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历史题材作品概述。主要对“新历史小说”的概念进行界定。新历史小说不是新历史主义小说,新历史主义与中国新历史小说没有直接联系;此外,还把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简单分历史类、故事类、神话类三种,同时指出,我们要结合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内容,对它们的走红进行深入的理性分析。第二部分,新历史小说的接受。首先分析了新历史小说“召唤结构”的营造。我们认为新历史小说之新在于其“召唤结构”不同于旧历史小说的五个方面,即视角转换,后设叙述,零度情感,“反英雄”写作,从“中心”到“边缘”。新历史小说作家采用多种叙述视角,带给读者新奇的感受;采取后设叙述,透露事后审视的角度,有比较强烈的前后对比意识,激发阅读的兴趣;采取零度情感的态度“冷漠”地叙述,与直接发议论的写法形成对比;运用“反英雄”写作改变了英雄人物的写作模式,大胆描写他们的世俗性和卑微性,对“土匪”这一角色特别青睐;新历史小说作家让过去处于历史小说中的边缘人物由后台走向前台,让“边缘人物中心化”,“中心人物边缘化”。其次,把期待视野分为普通读者期待视野和特殊读者期待视野。前者为一般的、普通的、大众的读者的视野。后者一般为专门从事文学研究、文学批评、文学教育工作者的视野。普通读者关心的是作品中的人物及命运。特殊读者关注的是反思的性质及意义。不同的读者根据自己的视野对新历史小说进行不同的解读。随着阅读的增加,普通读者的视野也会逐渐发生改变,变得丰富起来,也会形成敏锐的艺术直觉。即便是特殊读者的解读也不相同,有时甚至相反,从对《白鹿原》评论就能看出不同视野的分歧。最后,探讨新历史小说的整体印象。新历史小说作家质疑历史理性,注重表现日常生活状态,揭示人的心理、人性、命运;追求的是繁琐人生的认知与体验,甚至认为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不是革命理想、阶级斗争,而是内心的欲望。新历史小说钟情于偶然性,对不可预期的偶然性倍加推崇,不管是《迷舟》,还是《白鹿原》,《活着》都是这样,其中《活着》通过偶然性事件放弃了乌托邦的构建与寻找。新历史小说关注新颖性,表现在故事叙述模式的改变,人生荒谬主题的揭示,因果关系的解构等方面。第三部分,历史题材影视剧的接受。导演与观众拥有不同的期待视野,影视作品的接受过程同时也是观众与导演相遇的过程。特别是对虚构的历史题材影视剧人们争论很激烈。从《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和《色戒》的评论中,可以看出观众与导演两种视野的冲突和交融。一部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在制作时必须考虑其隐含观众的存在,必须考虑他们接受的共性,从而赢得票房和收视率。此外,我们应对历史题材影视剧进行思考,要考察其生产机制,观众心理,社会意识,并进行合理的引导。第四部分结语新历史小说营造了不同于旧历史小说的召唤结构,从而具有自己的显著特征,不同读者根据不同视野对其进行解读。历史题材影视剧的生产应当揣摩观众心理、社会意识,构建自己的隐含观众,追求更大的经济利润,同时也要注重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