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旅游业发展与交通联系密切,旅游交通是旅游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旅游交通可达性是对出行系统的量化,关系到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因而对于旅游交通的可达性研究显得非常必要。随着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区域发展不断加强。由于青海省独特的旅游资源,使前来青海旅游的国内外游客逐年增加,旅游收入快速增长,推动了青海省第三产业发展。旅游经济成为推动青海整体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青海省公路交通成为旅游最主要的交通方式,对此研究青海省旅游景区公路可达性演变动态,试图阐述青海省主要旅游景区可达性演变动态规律,为青海省旅游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决策参考,为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青海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论文在Arcgis9.3软件的支持下,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作为主要指标测算了青海省1991年、2001年、2011年主要旅游景区的公路可达性,并对其演变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主要旅游景区可达性形成以西宁市为核心,大致呈不规则圈层分布格局。西宁市及海东地区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最少,可达性最好,向青海省北部、西部和南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逐渐增大,可达性逐渐变差。青海省主要旅游景区公路可达性随着时间变化有很大程度的提高。随着不同时间断面区域公路网络的发展与完善,各旅游景区可达性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1991-2001年青海省旅游景区可达性提升比2001-2011年可达性提升显著。不同类型景区可达性分析表明,随时间变化,各类景区的可达性都有提升,可达性从东向西逐渐变差。1991-2001年可达性提升较2001-2011年显著。1991-2001年青海省人文景观可达性变化较自然景观显著;2001-2011年自然景观可达性变化较人文景观显著。不同级别旅游景区可达性分析表明,各级别旅游景区可达性随时间变化,均有明显改善,1991-2001年可达性改善比2001-2011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