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投资活动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之一,也是对企业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的循环性增值活动。提高投资效率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难点。信息不对称是企业非效率投资产生的主要诱因。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内部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监督治理机制,职能定位不断延伸,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推动内部治理机制规范化和经济决策科学化具有重要作用,但鲜有学者直接研究审计委员会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治理效应。此外,披露财务报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资活动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之一,也是对企业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的循环性增值活动。提高投资效率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难点。信息不对称是企业非效率投资产生的主要诱因。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内部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监督治理机制,职能定位不断延伸,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推动内部治理机制规范化和经济决策科学化具有重要作用,但鲜有学者直接研究审计委员会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治理效应。此外,披露财务报告能够通过提升信息透明度纾解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鉴于此,本文将探讨审计委员会治理、财务报告质量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内在联系,以期对政策优化和治理机制完善提供经验证据支持。本文基于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以2014-2021年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主要研究发现:(1)审计委员会综合治理能力对企业投资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该影响主要是通过其独立性实现的,审计委员会的专业性对企业投资效率并未存在显著提升作用。(2)审计委员会治理对财务报告质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财务报告质量是审计委员会治理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中介因子。(4)细分非效率投资类型发现,审计委员会及其独立性能够有效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和缓解投资不足。(5)在高代理成本和高信息不对称企业中,审计委员会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治理效应更显著。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第一,拓宽了审计委员会治理效应的衡量指标。本文从独立性和专业性视角综合衡量审计委员会治理效应,拓宽了审计委员会经济监督职能的研究视角,有助于理解审计委员会制度作为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因素。第二,通过有限的样本数据从理论上和实证上研究检验了审计委员会治理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并结合分组回归对审计委员会治理效应的异质性进行分析,有助于深化理解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内外部因素,扩展和补充审计监督如何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理论。第三,本文揭示了审计委员会治理对企业投资效率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建立了“审计委员会治理-财务报告质量-投资效率”模型,拓展了相关领域的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为了缓和两者之间的矛盾,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和可持续的发展。但是对于企业来说,由于政策的颁布与执行存在滞后性,政策的执行情况也很难准确地预测与评估,因此,企业的投资决策往往很容易受到经济政策变动的影响。在推动经济高质量转型、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实施绿色创新发展战略不仅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目前,以人工智能、云计算、5G、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得到迅速更新与运用,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对数字经济的战略部署并制定相应的规划。在此背景下,“十四五”规划、2035远景目标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须进一步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数字化转型作为数字经济的微观体现,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发
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非效率投资问题普遍存在于我国企业中,阻碍我国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影响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往学者在对非效率投资行为进行研究时往往不区分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或者仅仅关注投资过度行为而忽略投资不足。然而,本文研究数据表明,相比于投资过度,投资不足的现象在我国A股上市公司中更加普遍,投资不足行为会使企业错过发展机会并最终影响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经济增长陷入困境,急需找到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为全球经济注入活力。数字经济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对中国甚至全球经济的恢复起着重要作用。数字经济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采取两权分离的公司治理结构,这就产生了第一类代理问题和第二类代理问题。监督、激励通常被认为是解决代理问题的有效手段。高管薪酬激励被最优薪酬契约观所认可,
如何有效规制大股东减持行为是当前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议题。近年来,上市公司大股东出于自利性动机“主动”减持的行为屡见不鲜,但随着监管制度的完善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实践中愈发频繁的大股东“被动”减持逐渐成为引发市场各方广泛关注的新问题。相较于择时套现的大股东“主动”减持,被动触发的、一般无明确套现动机、减持时点及数量受第三方行为支配的大股东“被动”减持的影响因素可能更为复杂,但目前尚鲜见文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提出“完善节能节水、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等环保产业支持政策”的工作要求;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和“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为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指明了根本方向。作为企业外部监督治理机制,证券分析师的队伍不断壮大,愈来愈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发挥行业智库作用。通过加强分析师这一外部治理机制对企业的监督,鼓励和引导企业改善环境表现、积极承担环境责任,吸引更多利益相
近年来,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国际形势中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不断增多,在此背景下,党中央高瞻远瞩、把握大势,对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及智慧社会做出了重要战略部署,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规划,形成了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至此,一幅数
21世纪以来,温室效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温室效应主要来源的二氧化碳成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着力点,碳减排的研究成为了学术界的热门话题。2015年巴黎COP21气候协议有195个签署国承诺将全球变暖限制在远低于工业化前水平2°C的范围内,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来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非政府行为者也加入应对气候变化的斗争,金融业越来越多地关注气候变化,机构投资者越来越多地跟踪上市公司的温室气体排放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团队中出现了“审计背景高管崛起”现象。据统计,在2010-2021年间,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团队中具备审计背景的高管占比约为49.12%。同时,近年来企业违规案件频发,严重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因而企业违规的影响因素也备受关注。由于企业经营决策由管理层共同决定,高管权力越大,其决策越容易成为企业的最终决策,在“审计背景高管崛起”的背景下,探讨高管审计背景及权力分布对企业
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背景下,以中小企业、创新型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为代表的成长型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股权融资作为成长型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对企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然而其背后的风险不容忽视。成长型企业在进行融资后陷入困境的案例层出不穷,譬如处于高速成长中的瑞幸咖啡,在获得多轮风险融资后,采用极为激进的战略进行大规模的扩张,却没有及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