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日常的社会互动,人们习得了与传统文化相对应的关系图式,这对个体今后的学习、记忆和思维等社会认知活动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发现,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个体更多表现出环性社会结构的认知偏好。那么,在三元关系的习得过程中,中国被试是否存在环性社会结构的学习优势效应目前仍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被试内设计,参照Tompson(2018)的随机游走任务范式,探究(1)环性社会结构是否存在学习优势效应;(2)环/线性社会结构加工方式分离的神经基础。研究一:参照随机游走任务范式,通过让中国被试内隐学习五行图中嵌套的三元环/线性社会结构,探讨环/线性社会结构的认知加工差异。行为结果显示,环性社会结构反应时显著小于线性社会结构。结果表明,被试能习得环/线性社会结构且存在环性社会结构的学习优势效应。研究二: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s),探究环/线性社会结构加工分离的ERP证据。脑电结果显示,在N100时间窗口上,结构主效应显著,环性社会结构比线性社会结构诱发了更大波幅,说明被试对环性社会结构产生期待效应且进行自上而下的加工;在P100时间窗口上,结构主效应显著,线性社会结构比环性社会结构诱发更大的波幅,说明被试意识到了刺激(环/线)的不同,从而对其进行区分,消耗了更多的注意资源;在N170时间窗口上,结构类型与大脑脑区交互作用显著,在后部脑区环性社会结构比线性社会结构诱发了更大波幅,说明中国被试具有环性社会结构的专家化经验。在P200时间窗口上,结构类型与大脑脑区交互作用显著,在后部脑区线性社会结构比环性社会结构诱发更大的波幅,说明环性社会结构与中国被试的内部结构表征匹配且进行快速的和自上而下的认知加工,消耗更少的认知资源。行为和脑电实验结果均表明环/线性社会结构的认知加工方式存在差异且环性社会结构具有整体加工倾向,即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被试存在环性社会结构的学习优势效应。本文探究环性社会结构的学习优势效应,有利于揭示中国文化图式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为自闭症诊断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未来研究可针对环/线性社会结构与教育水平、家庭治疗、自闭症诊断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