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花药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其倍性鉴定的研究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wer400lj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苜蓿花药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可为苜蓿体细胞杂交、遗传转化以及获得苜蓿单倍体,建立苜蓿加倍单倍体群体(DH)提供快捷有效的途径。本研究以自选系多叶0501×Sanditi、自选系大叶0510×Sanditi苜蓿杂交F1代的花药愈伤组织为材料建立悬浮细胞系,并植株再生。通过探索苜蓿悬浮培养体系建立的基础条件及其影响因素,建立适宜的苜蓿花药悬浮培养体系,为创造苜蓿新种质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基因型材料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不大。2,4-D浓度为0.5mg/L时,经过5次调控继代、最后一次继代20d左右的淡黄色或乳白色生长快、结构疏松颗粒状胚性愈伤组织,适宜建立胚性悬浮细胞系。   2.参试苜蓿品种在NB液体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同一激素水平下,NB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明显高于MS液体培养基。接种后,培养液pH值出现下降一上升一平稳的趋势。   3.采用固-液培养基结合的方式建立苜蓿花药悬浮培养体系。基本液体培养基为NB培养基,培养液最佳组合为NB+2,4-D0.3mg/L+NAA0.3mg/L,蔗糖2%-3%。苜蓿花药悬浮细胞系继代周期为6d-8d时,有利于苜蓿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建立与保持。   4.悬浮培养条件下,温度对悬浮细胞系有明显的影响。温度为30℃时,悬浮细胞系出现轻微的褐化现象;38℃时,悬浮细胞褐化现象趋于严重,并出现死亡。温度为43℃、24h时,悬浮细胞系半数死亡。45℃、12h时,悬浮细胞系全数死亡。综合以上可认为43℃为苜蓿花药悬浮系半致死温度,45℃为致死温度。苜蓿花药悬浮培养高温胁迫的研究可为苜蓿DH群体栽培适应范围的扩大提供理论依据。   5.通过对悬浮培养细胞系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表明,接种15d后出现淡黄色的小米粒状的团粒结构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中可产生大量乳白色、膨大的不定芽。在以上两过程中培养液颜色呈现浅红棕色-棕红色-淡红棕色-米色-乳白色-无色的变化。   6.倍性鉴定情况经愈伤组织及根尖染色体计数法对花培植株进行倍性鉴定,试验效果不理想,倍性布情况尚不明确。
其他文献
诗是一种将“代偿”功能发挥到极致的文本,是诗人“白日梦”日日沉潜或升华的栖息地;在这个审美王国里,诗人们默察、体认、自省、外张,时时将自己生命的颤栗和灵感的冲动,释
杜甫提倡“转益多师”和“别裁伪体”,其诗歌创作“别开异径”,在盛唐诗中走出一条新路子.清代性灵派殿军张问陶论诗主张“好古不泥真通人”,作诗应向古人学习,但不可拘泥古
《玉台新咏》是我国第一部围绕女性主题题材选诗的诗歌选本,收录南朝男性作家作品658首,这为研究他们的女性观提供了直接依据。从《玉台新咏》中可以看到,南朝文人对女子不幸
近日,我国首辆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实现了我国在高速磁浮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rn高速磁浮课题负责人、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丁叁叁介绍,国家重点研
期刊
投身边塞,建功立业,是盛唐边塞诗人的永恒梦想。“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高适)、“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功名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回顾语文教学的历史,古时候,无论是京师的太学,还是乡野的私塾,在语文教学上都特别强调一个“读”字。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
从的“诗言志”和的“诗者,志之所之”,再到曹丕的“文气说”、陆机的“诗缘情”,以及中提出的个性与文风一致的命题等,都从不同的角度肯定和主张“文如其人”.但随着自学地
离别诗为离别时所作的诗,故情感往往哀伤迷离.竞陵八友的离剐诗对象几乎都关涉其政治交游,家庭亲情几乎很少反映.与离别作为交游过程的一种常态,作为谋求仕途通达的媒介本质
儒家一向强调培育君子人格,以此培养有责任的社会成员。国内学者对儒家君子人格的解读,多从经典本身入手去归纳。而海外汉学界则从西方视域出发,更多站在西方社会思维方式角
本文对《乐府诗集·相和歌辞·相和六引》进行了分析,对曲调产生时间、辞乐形态、其与相和曲的关系等做了探讨,并从相关的论题延伸,涉及了中国古代乐曲如何保存、古乐谱、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