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住房私有化和市场化,在我国城市中以收入为标杆的居住空间分异正在加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机制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自由市场经济机制,另一个是人为的政策导向,保障性住房的大规模和集中建设不仅对保障性住区居民造成社区剥夺、社会非正义等问题,还将强化劣势区位地区居民构成的单一化和均质化,进一步加剧居住空间分异趋势。混合居住作为应对居住空间分异的策略而被提倡和重视,尤其是基于不同住房所有类型的保障性住区与商品房住区在社区层面的混合,成为避免和削弱因保障性住房建设误区所引致的居住空间分异的重要途径,目前多城市也对此做了尝试,在积极的探索城市保障性住区与商品房住区在社区层面形成社区混合、居住小区同质的“大混居,小聚居”的有效做法。南京双和园保障性住区在其所属的双和园社区范围内与其它普通商品房住区形成了“大混居,小聚居”的混合居住空间,本研究从南京双和园保障性住区居民视角出发,对其混合居住的效应进行评估,认为在社区层面的“大混合,小聚居”模式较能被保障性住区居民接受,但社会网络形成、社会资本获取及高收入阶层模范效应等方面的混合居住效应均不明显,物理空间上的混合居住并未带来社会层面居住融合,研究从市场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制度体制因素三个层面分析了其不完全混合居住的原因,为城市混合居住提供经验借鉴,并以此探索城市保障性住区的混合居住规划设计应对和政策策略。同时对国外相关案例进行案例分析研究,为我国城市保障性住区的混合居住提供借鉴。本研究共分为7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阐述本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确立研究思路;第2章为混合居住相关研究综述,对国内外混合居住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提出本研究的价值;第3章为相关理论和实证地区概况,阐述与研究相关的理论,并构建分析框架,介绍了实证地区的区位及概况、分析实证地区所形成的“大混居,小聚居”的混合居住空间:第4章为基于保章性住区居民视角的混合居住效应评估,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和问卷调查,从南京双和园保章性住区居民的视角分析其在社区层面混合、居住小区同质的“大混合,小聚居”混合居住的效应;第5章为不完全混合居住的原因机制分析,基于第4章对混合居住效应的评估结果,结合实证地区情况,从市场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制度体制因素三个层面分析其不完全混合居住的原因。第6章为国外案例借鉴与反思,对国外相关案例进行借鉴和反思,探索在社区层面的混合居住的规划设计和政策策略;第7章为结语,对本研究的结论进行归纳,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