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廊镇大建旁村是洱海东北岸的一个白族村寨,当地村民曾主要以打渔为生。旅游开发之后,一批外地商人和设计师涌入此地,在村子沿洱海的岸边盖起“海景房”客栈,在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而来的同时,也抬高了洱海边土地的价格。曾经用于打渔的洱海此时变为了可供观赏的洱海,大建旁村村民也修建了可以观看洱海景色的客栈。有的村民拆掉原来的白族传统民居建筑,盖起了新式风格的“海景”商业客栈,也有村民将自己居住的房屋改造为民居客栈。由于白族传统建筑的布局与商业空间的运用产生了矛盾,村民便在模仿与学习的过程中寻求创新,既要在空间结构和装修风格上延续自身的文化习俗,也要满足游客对于观赏洱海景色的需要。良好的创新可以为当地村民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和发展空间,但不到位的改进却使其丧失了更优越的生存空间。在建筑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变化中,当地村民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其文化在与外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又找到了新的发展契机。导论部分陈述了此研究的选题缘由,即对大建旁村为何采取“海景房”特色而非传统的白族民居特色来发展自身产生的疑问。梳理了与白族民居的变化原因、民居客栈、建筑与文化关系等方面相关的研究。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双廊镇大建旁村曾是洱海边的一个渔村,在旅游开发之后,形成了具有“海景房”特色的新式客栈以及经过改造之后的民居客栈,当地的乡村建筑景观随之发生了变化。第二章分析了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群由于对自然景观所具有的与人造景观的差异以及对身份差异的追求,从而对景观具有了消费需求。同时,借由房地产广告、旅游宣传以及各界名人对洱海的符号编码过程,城市人群将洱海及双廊想象成为无功利的、审美的地方。来到村子之后,这个群体又根据自己的想象在衣着、装饰、照相行为以及与当地人的交易活动,对当地人的景观欣赏等方面进行主动的建构式体验。第三章首先详细描述了大建旁村为回应外来者的消费需求而兴建的各类新式建筑景观,同时也分析了当地白族村民在修建民居客栈时为了解决民用空间和商业空间所形成的矛盾而将部分空间进行功能创新运用,这种运用是否可以满足游客对于当地景观的想象,决定了当地村民是否可以为自己的发展争取更多的空间。最后呈现了当地村民在谋生模式、生活方式、对洱海的运用等方面的变化。第四章分析了当地景观文化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而资本化的过程。当地的社会结构一方面继续延续着原有熟人社会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这种关系由于外来游客这个流动群体的加入而开始变得松散,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结构。当地白族的传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相遇时,主动吸收了新的元素而形成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结语提出了双廊是在都市人群和乡村人群对彼此的想象中不断发展的,寻找一个让彼此都能满足对方需求的对接点是十分重要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