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介质中吡啶基离子液体对N80钢的缓蚀性能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iorikof1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缓蚀剂在化学酸洗过程中存在溶解度小、毒性大、稳定性差、生物降解性差和成本限制等问题,会给环境和生态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开发对环境不构成破坏作用的绿色缓蚀剂,已成为缓蚀剂研究的热点。离子液体具有稳定性好、可设计、绿色环保等特点,是环境友好型缓蚀剂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选择了四种不同的吡啶基离子液体,分别是溴化N-辛基-4-甲基吡啶(O4MePyBr)、溴化N-丁基-4-甲基吡啶(B4MePyBr)、N-丁基-4-甲基吡啶四氟硼酸盐(B4MePyBF4)、N-丁基-4-甲基吡啶六氟磷酸盐(B4MePyPF6)以及传统的硫酸二甲酯吡啶季铵盐缓蚀剂,通过电化学测试、失重实验、扫描电镜测试、原子力显微镜和量子化学计算等方法系统研究了在298K下,它们对N80钢在1M HCl溶液中的缓蚀行为。相关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交流阻抗谱结果表明,随着缓蚀剂添加量的增加,电极的电荷传递电阻Rct增大,双电层电容Cdl反而减小,缓蚀效率增大。越来越多的缓蚀剂分子取代了水分子在电极表面的吸附,使电荷传递的阻力逐渐增大,抑制金属的腐蚀。(2)极化曲线结果表明,随着缓蚀剂添加量的增加,自腐蚀电位Ecorr会正移,自腐蚀电流密度Icorr显著减小,缓蚀效率增大。阴阳极的反应机制没有被改变,五种缓蚀剂均属于混合型缓蚀剂。(3)失重实验结果和表面形貌表征表明,腐蚀速率随着缓蚀剂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缓蚀效率逐渐增大。缓蚀剂能有效地吸附在试样表面,从而对N80钢的腐蚀有一定抑制作用。(4)吸附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五种缓蚀剂在此体系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ΔG0ads值都是负值,均为自发过程,除O4MePyBr外均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同存在的混合吸附。(5)量子化学计算表明,ILS的缓蚀性能与其结构有着密切关系,在最优分子构型时的ΔE值和μ值均会影响ILS缓蚀性能。ILS与Fe表面的电子形成反馈键和配位键,在N80钢表面形成吸附膜层。(6)阴离子对于离子液体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大小顺序为B4MePyBF4ˉ>B4MePyBrˉ>B4MePyPF6ˉ。烷基链长对于离子液体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大小顺序为O4MePyBr>B4MePyBr。研究的四种离子液体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均优于传统的硫酸二甲酯吡啶季铵盐缓蚀剂。
其他文献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必须把煤碳作为支柱性能源。随着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以煤热解技术为先导的煤炭综合清洁高效利用方式在现阶段愈受重视。煤热解
植物修复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处理方法对重金属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本文以生态污水厂为研究基地,以黄菖蒲、美人蕉、再力花、千屈菜、水葱及花叶芦竹6种常见挺水植物为研究对
太空探索一直以来都是人类从未停止的科学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地航天活动与日俱增。然而,近地航天活动的频繁开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是轨道
对瓦斯进行预抽利用,不仅能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同时能够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但我国高瓦斯矿井煤层普遍渗透率远低于其他国家,这一特点决定了我国地面开发煤层瓦斯的
自复位结构体系能够减小(或消除)结构的震后残余变形,使结构在震后迅速恢复使用功能。为减小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的震后残余变形和损伤,提出了一种新型腹板摩擦式自复位圆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连接节点。本文以边节点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和拟静力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该节点的受力性能和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1)详细介绍了腹板摩擦式自复位圆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连接节点的构造形式和工作机
重力补偿系统可在地面模拟微重力环境,为飞行器等在轨飞行前提供技术保障。现存的重力补偿方法大多存在造价昂贵、实验环境苛刻、占地面积大、模拟时间短等缺陷。本研究设计一种基于静压气浮式无摩擦气缸搭建的重力补偿装置并对其展开理论与实验研究,该装置成本低廉、对实验环境要求不高、占地较小且模拟时间不受限制,可满足在地面模拟微重力环境的要求。首先完成了气动重力补偿样机主要部件的选型和样机搭建过程,阐述了重力补偿
本论文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简要综述了喹喔啉衍生物参与的相关反应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喹喔啉-2(1H)-酮衍生物碳氢官能团化反应研究;(2)3,4-二氢喹喔
液晶是一种介于液态和固态之间的中间相态,它同时具备晶体的各向异性与液体的流动性。液晶材料作为一种特殊的光学材料,其软物质特性赋予了外场刺激响应特性,能够对外界对其
分层型水库(Stratified reservoir)有别于一般自然浅水湖库,大部分为人工建造的深水型水库,具有独特的水力学特征。全面诊断水库生态系统中―水力特征—水质污染特性—微生物种群组成与代谢活性‖的内在偶联机制对于深入揭示水源水库微生态系统结构与水质调控功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价值。本研究以金盆水库、李家河水库和红庄水库为研究对象,研究热分层对水库垂向水体水质演变的调控,诊断热分层驱动
近年来供热技术发展迅猛,动力分布式供热系统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大多建筑密度大,功能类型众多,使用时间各不相同,因此不同建筑的热需求也不同,本文以某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