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不仅为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同样也为八十年代系统的译者的主体性研究拉开了序幕。从此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研究。 在国内,同样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许多关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作用的翻译理论开始涌现。在这些理论中,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是著名和系统的理论。它的出现,从译者在对翻译环境的适应和选择的角度出发,不仅为研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作用的提供了全新的综合性的方法,而且还提出了以译作整体适应选择度为核心的全面的译评标准。 作为一个全新的翻译理论,翻译适应选择论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哲学理论依据,以“适应”和“选择”为核心来探索译者在翻译过程的不同阶段中的“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根据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核心概念“适者生存”与“自然选择”判断,为了让自己的译作有一个较高的整体适应选择度并且能够适应现实的“翻译生态环境”,经受时代、时间和目标读者的“自然选择”而得以“生存”,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翻译过程的不同阶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进行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 本论文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角度研究董乐山翻译的《西行漫记》,分析董乐山译《西行漫记》中体现出的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的适应和选择,并且在此基础上对董乐山翻译的《西行漫记》的整体适应选择度进行评价。首先,本文描述了董乐山具体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并且从董乐山的需求和能力方面分析了董乐山是如何适应现实的翻译生态环境的。然后又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对董乐山在翻译过程中所做的选择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最后根据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译评标准,对董乐山翻译的《西行漫记》的整体适应选择度进行评价。 总的来说,由于董乐山在翻译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恰当的选择和适应,董乐山翻译的《西行漫记》是一部有较高整体适应选择度的成功的翻译作品。此外,本文还验证了适应选择论是一个可以用来解释具体翻译现象和翻译活动的强有力的翻译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