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民参与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应有之义。自西方公共行政理论提出以来,公民参与的地位和范围逐步提高扩大,公民参与已经成为政府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参考。如今,随着人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公民对政府的诉求不断增多,需要政府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方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对于提升公民参与回应效能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微博、市民热线等公民自发型参与逐渐取代信访、调研等政府主导型参与并占据主体地位,不仅如此,政治参与主体对于政府回应效能的期待远远高于传统政府管理模式下的政府回应效能。虽然公民参与渠道更加多元化和多样性,但是政府回应的能力和机制还无法满足公民参与的迅速膨胀,往往在公民参与的过程中出现了政府回应不及时甚至不回应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公民参与诉求,建立及时、主动、有效的政府回应是提高公民对政府满意度的必由之路。有鉴于此,笔者采用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构建中介效应模型,选取公民参与及其路径、政府回应满意度、公共服务满意度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逐步检验法逐步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旨在从政府回应的角度为我国公民参与实际效果的提高提供新的路径选择,并进而为我国政府管理和治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新的思路。本文运用公共管理学、公共行政学等相关知识,基于山东大学城市公共服务数据库项目部分数据(山东省17地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数据),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公民参与如何影响公共服务满意度进行研究。首先,通过阅读国内外文献资料,对公民参与和公共服务满意度及其关系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评述。第二,通过对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的概述,为本文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根据中介效应模型,提出三者之间关系假设。第四,确定自变量、因变量、中介变量和控制变量,确立模型检验的方法。第五,将数据导入软件进行处理,通过描述性分析、回归分析等得到数据处理结果。最后,本文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今后我国各地不断推动公民参与回应效果和提升公民满意度水平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帮助。主要结论是:一、公民参与对政府回应和公共服务满意度都产生负向的影响,政府回应在公民参与和公共服务满意度之间有完全的中介效应。二、政府主导型参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政府回应满意度和公共服务满意度水平,但是效果不太显著。三、公民自发型参与对政府回应满意度和公共服务满意度都产生负向的影响,政府回应满意度在公民自发型参与和公共服务满意度之间存在中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