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及物构块(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作为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一直是各种语言学流派关注的焦点之一.该文试图基于Hunston and Francis(2000)和Sinclair et al(1995;1996)的语料库语言学的最新数据,借鉴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审视双及物构块的一些语义和句法上的主要问题,以期更好地把握双及物构块的特征和本质.该文首先介绍了双及物构块的三种结构,然后从语义层面根据动词类别和名词短语的语义角色(semantic role)探讨了双及物构块的分类体系,该文借鉴认知语言学的相关概念和观点,对诸如与格转换(dative alternation)、提取(extraction)、领属(possession)和被动化(passivization)等一些常见的句法配置中出现的不对称现象给出了相应的认知解释.之后,在借鉴和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该文提出了双及物构块的三个机制,即原型机制(the prototypical mechanism)、衍生机制(the generative mechanism)和语法化机制(the grammaticalization mechanism).认为,这三个机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相互补充,可以用来作为基于认知原则分析和理解双及物构块的一个统一理论框架.另外,该文简要说明了该研究对国内汉语语言学相关研究的类型学上的意义和对中国英语教学的相关启示.最后,指出了该研究的一些不足,同时提出了一些可供继续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