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美洲大蠊为原料药,研究美洲大蠊干燥工艺及提取分离工艺,初步明确美洲大蠊活性部位体内抗肿瘤活性及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1.美洲大蠊干燥工艺优选:通过沸水、低温两种方式分别将美洲大蠊处死,采用烘干、冻干、真空干燥三种方式干燥虫体,以美洲大蠊干燥物醇浸出物含量等为药学指标,以美洲大蠊干燥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为药效学指标,结合两个指标筛选出美洲大蠊最佳干燥工艺。2.美洲大蠊提取工艺优选:以美洲大蠊提取物的得率及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为评价指标,筛选美洲大蠊最佳提取溶剂,并以提取次数、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浸泡时间为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考察,正交试验优化美洲大蠊最佳提取工艺;以体外抗肿瘤活性为筛选指标,依次采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对美洲大蠊提取物进行萃取,确定其最佳抗肿瘤活性部位,通过有机酸、糖类、黄酮类等理化反应初步明确该最佳活性部位是否含有该类物质。3.美洲大蠊活性部位初步药效学研究:采用小鼠右腋下注射H22肝癌细胞的方法,建立小鼠H22肝癌感染模型,分别给予美洲大蠊提取物最佳活性部位低、中、高剂量,计算各组的肿瘤抑制率和脏器系数;HE染色观察小鼠肿瘤、脾脏病理改变;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白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研究美洲大蠊活性部位体内抗H22肿瘤作用机制。结果:1.美洲大蠊虫体最佳干燥工艺为-80℃低温冻杀,35℃减压干燥得虫体。2.美洲大蠊提取物最佳提取工艺为75%乙醇15倍用量,提取1.0 h,浸泡2.0 h,提取2次;美洲大蠊提取物体外抗肿瘤最佳活性部位为乙酸乙酯部位,其IC50(半数抑制浓度)为0.84 mg/mL,该部位含有香豆素及其苷类,有机酸类,还原性化合物,三萜类或皂苷,酯,内酯等物质。3.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取小鼠肿瘤组织并称瘤重,模型组80%的肿瘤重量不低于400 mg,证明肿瘤生长较好,造模成功。脏器系数方面,与模型组相比,美洲大蠊活性部位低、中剂量组的脾指数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组别无显著差异;与顺铂组比较,美洲大蠊活性部位中、高剂量组的胸腺指数有显著差异(p<0.01),美洲大蠊活性部位中剂量组的脾指数有显著差异(p<0.01),美洲大蠊活性部位低剂量组胸腺指数及脾指数均无显著性变化。病理改变方面,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肿瘤细胞核质比大,胞核异型程度较低,可见较多核分裂象,脾组织中白髓减少、巨噬细胞增生、中性粒细胞浸润、少量白髓淋巴细细胞坏死,可以看出小鼠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顺铂组肿瘤细胞坏死最重,核分裂现象较轻,同时能够降低IL-6、TNF-α、IFN-γ因子水平;美洲大蠊活性部位低剂量组肿瘤细胞坏死程度较低,且核分裂现象比模型组略低,同时美洲大蠊活性部位低剂量组能够降低IL-6、TNF-α因子水平,提高IFN-γ因子水平;美洲大蠊活性部位中剂量组肿瘤细胞坏死程度及核分裂现象与顺铂组相同,同时能够降低IL-6、TNF-α因子水平,提高IFN-γ因子水平;美洲大蠊活性部位高剂量组肿瘤细胞坏死程度与低剂量组相似,但其核分裂现象较轻,同时能够降低IL-6、TNF-α因子水平,提高IFN-γ因子水平。与顺铂组相比,美洲大蠊活性部位高剂量组肿瘤细胞坏死程度较低,但能够显著降低IL-6、TNF-α的表达,提高IFN-γ细胞因子的表达;与顺铂组相比,美洲大蠊活性部位低剂量组在病理方面没有显示出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但相对于模型组有一定的效果,同时美洲大蠊活性部位低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TNF-α的表达,提高IFN-γ细胞因子的表达,但对于IL-6效果不明显;美洲大蠊活性部位中剂量组肿瘤细胞坏死程度相近,能够显著降低IL-6、TNF-α的表达,提高IFN-γ细胞因子的表达,说明美洲大蠊药效物质中剂量能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H22肝癌细胞所致小鼠病变,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结论:本研究以体外抗肿瘤活性为评价指标,确定美洲大蠊最佳干燥工艺、最佳提取工艺及最佳抗肿瘤活性部位,最终确定美洲大蠊乙酸乙酯部位为其抗肿瘤作用的活性部位;利用理化反应初步鉴定美洲大蠊活性部位所含有效成分种类,利用H22肿瘤模型对美洲大蠊活性部位的抗肿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通过体内外实验揭示美洲大蠊的抗肿瘤活性,初步确定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与机体调节免疫系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