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雷帕霉素对卒中后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及梗死灶周围Bcl-2/Bax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情况,探讨雷帕霉素对大脑缺血性卒中的保护作用。 方法: 选用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卒中组,应用远端中动脉阻塞术(dMCAO),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卒中组随机分为卒中模型组、雷帕霉素(RAPA)卒中组,其中RAPA卒中组采用雷帕霉素(250μg/kg)进行腹腔注射,连续三天,对照组、卒中模型组同时间给予等体积DMSO,在术后第一天和第三天通过悬空旋转实验、平衡木实验观察大鼠卒中后行为学改变。末次行为学后隔天处死大鼠。应用蛋白印迹方法检测雷帕霉素对mTOR信号通路抑制作用,通过TTC染色计算梗死灶面积,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梗死灶周围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1、行为学测定: ①悬空旋转实验行为学与卒中模型组比较,RAPA卒中组向缺血对侧旋转比例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p<0.01,术后第3天p<0.05)。 ②平衡木实验行为学与卒中模型组比较,RAPA卒中组平衡木得分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p<0.05,术后第3天p<0.05)。 2.梗死灶面积测量 TTC染色梗死面积结果显示给予雷帕霉素干预后,RAPA卒中组梗死面积明显小于卒中模型组(p<0.01)。 3.Western blot检测mTOR信号通路蛋白表达 结果显示卒中模型制作完成后,给予雷帕霉素干预,RAPA卒中组p-mTOR、p-4ebp1表达明显低于卒中模型组(p<0.01) 4.Bcl-2/Bax的免疫组化 ①与对照组相比,卒中模型组Bcl-2阳性细胞数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②RAPA干预后,RAPA卒中组Bcl-2阳性细胞数多于卒中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③与对照组相比,卒中模型组Bax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④RAPA干预后,RAPA卒中组Bax阳性细胞数少于卒中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1.在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基础上,给予雷帕霉素干预,行为学观察结果表明雷帕霉素可以改善脑卒中大鼠行为学,减小梗死面积。 2.雷帕霉素提高卒中大鼠Bcl-2阳性细胞数量,降低Bax阳性细胞数,提示雷帕霉素在脑卒中时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起脑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