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呈现在屏幕中央的箭头和视向即使对目标不具预测作用也可以引起注意转移。由于这种注意转移发生的很快、且无法被有意抑制,被试事先知道它们对目标不具有预测作用,这种注意转移被认为是反射性的,是不同于内源有意注意转移也不同于外源反射性注意转移的第三种注意转移。且视向引起的反射性注意转移的反射性强于箭头。但联结说(Association hypothesis)认为视向和箭头引起的注意转移不是反射性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建立了刺激和方向之间联结的结果,受自上而下的控制(Veresa&Rizzo,2004,2006)。原本不具有方位意义的刺激如果和方位建立起牢固的联结也可以引起反射性注意转移。基于以往研究,本研究对视向和箭头社会性提示线索引起的注意转移的性质、加工过程及神经机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具体研究问题如下:研究一主要对联结说进行验证,同时考察视向和箭头作为提示线索时提示效应的差异,以及这种反射性注意转移的时间进程和神经机制。其中,实验一结果显示经过短时间的实验室训练,颜色方块还不能引起反射性注意转移;箭头引起的反射性提示效应大于视向;进行有效提示时,箭头的提示效应最大,视向的次之,颜色方块的最小。结果说明短时间的实验室训练难以建立起不具有方向指示性的颜色刺激和方位的联结;还首次发现,箭头的提示效应大于视向;结果还验证了视向和箭头可以引起反射性注意转移、箭头和视向进行有效提示时,提示效应是有意注意和反射性注意共同作用的结果。实验二的脑电结果显示,箭头和视向在提示阶段都激发了反映注意转移的早期注意转移负波(EDAN,Early directing attention negativity),前部注意转移负波(ADAN,Anterior directing attention negativity)成分,二者都没有引起晚期注意转移正波(LDAP,Late direction attention positivity)成分。首次发现视向可以引起EDAN,ADAN成分。研究结果说明EDAN,ADAN成分不仅反映了有意注意转移,还可以反映反射性注意转移。LDAP只反映内源有意注意转移,反射性注意转移没有引起LDAP成分。研究一的行为及脑电结果显示箭头和视向引起的注意转移及脑电成分均相似,但鉴于视向具有箭头所不具有的生物性意义,不能轻易推断视向和箭头引起的反射性注意转移的神经机制是类似的。为此,设计了研究二,研究二从干扰效应的角度探讨视向和箭头的注意线索效应(Attention cue effect),考察视向和箭头作为干扰刺激呈现在屏幕中央时,对有意注意转移任务的干扰效应、这种干扰效应受认知负荷的影响及在脑电成分上的表现。结果显示低认知负荷条件下,视向和箭头对有意注意转移都产生了显著的干扰,箭头的干扰效应大于视向。高认知符合条件下,视向和箭头均失去了干扰作用。中等认知负荷条件下,视向的干扰效应消失,而箭头的干扰效应依然存在。中等负荷条件下的脑电结果验证了行为结果,箭头作为干扰刺激时,项枕叶在线索出现后的240-290ms(P2),额叶在310-370ms时间段的负波表现出了显著的干扰效应。视向没有出现显著的干扰效应。研究二的结果显示视向和箭头的干扰效应受认知负荷的影响,视向和箭头引起的反射性注意转移不同于外周线索引起的反射性注意转移。同时验证了研究一的结论,箭头的干扰效应大于视向,即箭头的注意线索效应大于视向。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新的发现是,1、短时间的实验室训练无法建立原本不具有方向信息的刺激与方位的联结。2、箭头的注意线索效应大于视向。3、箭头与视向引起的反射性注意转移受认知符合的影响,与外源反射性注意转移不同。4、行为和脑电数据均显示,视向和箭头引起的反射性注意转移的神经机制是类似的。此外,本研究还验证了,1、视向和箭头引起的注意转移是反射性的;2、进行有效提示时,提示效应是有意注意转移和反射性注意转移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