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廉·戈尔丁(1911-1993)是英国二十世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他的十余部作品获奖甚多,曾于1980年和1983年分别获得英国布克小说奖和诺贝尔文学奖,因此他的作品大受批评界关注。《黑暗昭昭》完成于1979年,是戈尔丁十年休眠期后发表的重要作品,并获得了英国布莱克纪念奖。尽管戈尔丁的作品较多,但国内外学者大多仍将注意力集中在《蝇王》这一部作品上,自身分量几乎与《蝇王》相当,形式却比《蝇王》复杂得多的《黑暗昭昭》得到的关注与研究则要比前者少得多。国内外学者对《黑暗昭昭》的研究也多围绕象征主义、二元对立、写作技巧等展开,集中在人性善恶和宗教主题上,而《黑暗昭昭》中的生存、心理异化状态以及异化救赎努力,目前还没有文章进行系统的解读。《黑暗昭昭》展现了二战之后英国小镇的人们,在罪恶与恐怖的余波之中变得疏离和异化,这种生存和心理体验恰好与弗洛姆的异化理论契合。弗洛姆认为异化是一种病态的心理体验,并将其作为描述当代西方人和社会病态的中心术语。他认为不健康的社会将加剧人的无力感,在爱与信仰的缺失下,人们为了生存屈从外界权力从而放弃自我,在病态人格中沉沦,继而导致自我异化。深陷于异化的人们,也开始试图挣扎着寻找获得拯救的途径。小说中的两大主人公麦蒂与苏菲通过不同的选择,走向了全然不同的归宿。而对于人类异化的拷问,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萨特主张人们面对世界的荒诞和人的异化应该自由选择,并为其承担责任,弗洛姆希望用爱与宽容来消除人性异化,克尔凯郭尔则认为只有通过宗教才能获得最终的拯救。当苏菲带着恶意做着无谓的挣扎并在异化中沉沦时,麦蒂选择通过贴近自然,通过爱与宗教获得救赎,并帮助他人获得拯救。依托弗洛姆的人本主义思想和萨特与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主义思想,本文分析了小说中人的异化与拯救。首先阐明的是人与外部世界的异化,这一部分包括人与自然的异化以及社会对人的异化。自然在人类发动的战争与工业文明下受到破坏,同时也对人类进行着报复,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和谐;战争不仅对自然造成破坏,同时也给人的生存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而大众媒体、工业文明与商品经济的盛行以及学校与监狱等社会机构的冷漠都使人的异化进一步加剧。其次论文分析了人与自我的异化以及人际间的异化。人们在爱与信仰的缺失下,普遍产生一种自我认同的焦虑,并在自身的病态性格中沉沦,走向与自我的异化;亲人、恋人、朋友甚至不同族群之间的关系也深深地打上了异化的烙印,人们的情感中充满着愤怒、冷漠、孤绝与混乱,异化中的人们亟待拯救。论文最后解读两大主人公苏菲与麦蒂为了逃离异化做出的挣扎。苏菲选择不停地作恶以摆脱孤绝之感,却以失败告终,并在异化中沉沦,自食其果;麦蒂选择从自然中汲取力量,通过成熟的爱与宗教启示拯救他人,并使自我得到救赎。麦蒂的拯救意味着现代社会中的人们依然有摆脱异化的希望,因此对文本中异化与拯救的解读也有了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