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罗·奥斯特(1947-)被誉为美国当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到目前为止,他出版了十九部小说,五部传记,四部电影剧本和一部评论集。这些作品为他赢得了很多奖项,如2006年的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奥斯特的众多作品体现了他对现代人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的深刻关怀,《布鲁克林的荒唐事》(2005)就是其中具代表性的一部。在这部小说中,奥斯特带着充满希望的积极态度,生动地描绘出一些疲惫不堪的纽约人如何在和谐的布鲁克林社区中走出他们的精神困境。近年来,奥斯特的很多小说被译成中文,他在中国读者中的影响也日益扩大,但是他的作品尚未引起我国文学评论界的足够重视。到目前为止,有关奥斯特作品的学术论文还为数不多。而且,学者们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奥斯特的部分作品,如《纽约三部曲》(1987),对其他的作品,如《布鲁克林的荒唐事》则关注度不够。通过分析小说中人物的精神困境及救赎,本论文旨在填补对这部小说研究的空缺,同时推动国内的奥斯特研究。论文主要关注小说中的三个人物,分别是退休、离婚的内森,他消极的侄子汤姆及他叛逆的侄女奥罗拉。小说中这三个人物经历了相似的人生历程。面对精神困境,他们都采取了逃避机制,却加深了他们的困境。最终他们通过一些积极的行动获得了重生。借助创伤理论、弗洛姆的人本主义思想以及积极心理学的一些概念,论文试图分析三个人物的精神困境,他们的逃避机制以及他们最终的精神救赎。除引言和结论外,论文共由三章组成。引言部分除对作者奥斯特的生平和文学生涯做简单的介绍之外,也简要地介绍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然后详细介绍这部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理论框架,以及借助创伤理论、弗洛姆的人本主义思想和积极心理学研究这部小说的意义。第一章详细分析三个人物的精神困境。他们在家庭中和社会上都经历了一些创伤性事件。内森在他不幸的婚姻中挣扎,经历了妹妹的去世,同时,作为一名保险销售员,他深受客户创伤经验的影响。汤姆经历的创伤事件包括父母的离婚,母亲的去世,求职的失败以及他所经历的暴力犯罪。奥罗拉的创伤来自父母的离婚和一段在色情电影拍摄片场被轮奸的可怕经历。除了这些创伤经历,他们还承受着异化的影响。在以对金钱的无休止追求为特征的不健全社会中,他们被转变为“物”或者商品。因此,他们与自我异化,也与其他人异化。在创伤经历和异化的人际关系影响下,三个人物经常感到无助、孤独和不安。第二章主要探索人物的逃避机制和他们选择逃避的原因。内森和汤姆选择“机械趋同”的逃避机制以获得心理安慰和安全感。他们没有积极地去追求自己最初的梦想,也没有主动与其他人建立好的人际关系,相反,他们选择与外界的期望保持一致,过着机器人式的生活。内森埋葬了自己的文学梦想,成为一名销售员,过着一种例行公事的生活。汤姆没有动力去追求他做教师的原计划,转而接受哈里的建议,做了他的助理。因为他们都失去了个性,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困境被恶化。奥罗拉选择“受虐冲动”的逃避机制。为了得到大卫的爱,她屈服于他。但是,因为牺牲了自己的独立性,她逐渐被困入新的束缚中。这三个人物选择逃避的倾向受一些外部原因的影响,同时也受他们自身“非生产性性格”的影响。第三章分析人物的救赎。小说结尾,在和谐的布鲁克林社区,这三个人物都通过他们的积极行动逐渐摆脱了精神困境。这些积极行动主要包括成熟的爱和“创造性活动”。通过对爱的能力的培养,他们学会肯定自己的潜力,还逐渐与他人建立起良好关系。除了成熟的爱,他们最终的精神救赎还得益于创造性活动。在弗洛姆看来,创造性活动最基本的要求是要积极主动。通过人际关系领域中的积极参与以及他们自身非异化的劳动,他们最终得以过上有意义的生活,获得满足感和真正的快乐。基于以上分析和讨论,结论部分指出,三个人物的重生是对很多经历着精神危机的现代人的一个鼓励,体现了奥斯特对现代人精神状态的深切关怀以及他对人们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结合创伤理论、弗洛姆的人本主义思想以及积极心理学,论文试图为奥斯特研究提供新视角,增添新内容,同时也有一些现实意义,即提醒陷在精神困境中的人们,开启新生活的唯一方式是通过积极的行动而不是诉诸逃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