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中古隆起是一个继承性发育的大型加里东期剥蚀古隆起,古隆起东段高部位是天然气富集有利区,高石梯-磨溪构造便位于古隆起的东段。截至2013年底,高石梯一磨溪地区寒武系龙王庙组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4404×108m3。龙王庙组岩石类型主要为晶粒白云岩、残余砂屑白云岩、残余鲕粒白云岩等,储集空间类型为粒间晶间孔,部分为粒间晶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生物潜穴/生物钻孔及溶缝。通过岩心观察、岩石薄片观察,认为高石梯—磨溪构造龙王庙组孔洞缝中矿物充填的世代关系为:晶粒状白云石→沥青→石英。对龙王庙组围岩及孔洞充填的白云石开展了锶、碳、氧同位素的分析,并对比了他们之间的差异性,认为围岩和晶洞充填的白云石的87Sr/86Sr比值均明显高于同期寒武纪海水的87Sr/86Sr比值,充填的白云石87Sr/86Sr比值和围岩没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富锶流体明显的改造了围岩,在孔洞中沉淀晶粒状的白云石。晶洞中充填的白云石δ13C、δ18O同位素和围岩的差值相对较小,但晶洞充填的白云石的δ18O比围岩更偏负,表明充填的白云石可能是在相对更高的温度下沉淀的。对孔洞中充填的石英开展了硅、氧同位素和包裹体氢同位素的分析。研究认为,磨溪构造龙王庙组储层孔洞中充填的石英的流体源为成岩流体,和岩浆水及变质水等无关。石英矿物的87Sr/86Sr比值表明,沉淀石英的富硅质的地层水为外来的富锶流体,结合氢-氧同位素的特征认为这种富锶的硅质流体可能是由最初的大气淡水或与海水混合并封存演化而来的地层水。以孔洞中充填的矿物序列为主线,通过对包裹体岩相学、激光拉曼、均一温度等分析,认为川中高石梯-磨溪构造龙王庙组至少存在四期油气充注。不同期次流体包裹体的特征,表明了油藏流体由液态烃(古油藏)→液态烃+气态烃(古油气藏)→油裂解为天然气(古油气藏)→气态烃(天然气藏)的过程。通过包裹体均一温度及龙王庙组埋藏-热演化历史厘定了油气充注时间,并通过石英矿物包裹体的40Ar—39Ar定年分析,将龙王庙组天然气成藏的时间确定为125.80±8.20Ma。利用锶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以及现今地层压力的资料,建立了龙王庙组流体体系,认为龙王庙组天然气成藏期未表现出流体跨层流动的迹象,气藏具有优越的保存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