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德的批判哲学研究了人类知识和道德的可能性的先天条件。然而根据《实践理性批判》的纯粹实践法则所建立的道德世界与奉行普遍自然律的经验世界之间无法协调起来,在自然与自由、认识与道德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判断力批判》试图通过一种调解把双方统一起来。这种“调解”着眼于理性的不同运用的后果在现实世界中的协调一致。康德寄希望于审美这种充当中介的调解者的作用。《判断力批判》充分提示了审美与道德之间的联系,这种关联使第三批判在体系里起着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之间联结的作用。康德的这种理论意图集中体现在对“美作为德性的象征”这一命题的论证上。审美不是一种道德行为,美的事物与道德在内容上没有直接的关联。本文的研究所要表明的是,美作为自由的直观之所以能够成为道德的象征性直观,是由于关于美的鉴赏判断与道德判断的相似性,其根基在于两种判断在结构上的共性即判断力的自律。这种共同的判断力的自律特征在此具有一种实质性的意义,它决定了审美的自由成为道德自由的直观。在这样的基础上,审美的自律具有了一种外在地促进道德自律的实际效应。这就为从自然向道德的过渡提供了一种理论证明。论文第一部分通过对《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的适当关照,阐述了康德描述批判哲学内部的不统一状况时所用的喻词“鸿沟”的具体涵义、如何产生以及怎样克服。这种分析为论文提供了一种问题背景。论文第二部分要表明的是,康德通过审美判断力的批判论证了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的先天条件,其最重要的理论意图是要为感官世界和超感性的道德世界之间的协调和统一寻求一种实际的调解途径,克服鸿沟。论文第三部分通过对康德的命题“美作为德性的象征”的深入阐述,适当关照了《实用人类学》中的相关论述,来考察康德的以审美为中介沟通自然与道德的理论诉求。基于康德的命题我们称之为一种“审美象征模式”。我们认为这是与《实践理性批判》不同的但也不矛盾的建构本体的人(道德人、自由人)的又一次理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