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CI)技术使双侧重度及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语后聋患者和年龄较小的语前聋患者在言语识别方面可以得到较大改善,但对语前聋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是否受益尚存在争议。本文针对语前聋青少年CI患者,研究其从人工耳蜗中获益的情况,为这类患者的术前选择、咨询方式、术后评价内容提供依据。本文利用嗓音分析方法对语前聋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获益情况进行评估。
发音是发声系统各器官相互配合协调而产生,是人们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发音频谱检测在医学临床中应用很多,成为评估发音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
目的:分别探讨正常青少年和语前聋青少年植入人工耳蜗后所发元音的发音声学特性。
对象与方法:
1、正常青少年的元音发音声学特性。收集正常青少年103例,按年龄分为8~11岁,12~14岁,15~17岁,18岁大年龄组四个年龄段,采集他们所发的[(ae)][a:][i:][(e)]四个元音的嗓音声样,采集元音声样的声学参数,并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比较。
2、语前聋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者元音发音声学特性。收集在北京同仁医院植入人工耳蜗的语前聋青少年60例,按年龄将其分为8~11岁,12~14岁,15~17岁,18岁大年龄组四组,采集他们所发的[(ae)][a:][i:][(e)]四个元音的嗓音声样,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比较各组发音声学参数。
结果:
1、男女性青少年从8~11岁就可以开始进入变声期,元音基频(F0)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逐步下降,男性下降程度大于女性。基频值在性别和各年龄段间存在明显差异。[(ae)][a:]音的基频值要低于[i:][(e)]元音。各元音第一共振峰与第二共振峰之比(F1/F2)、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谐噪比(HNR)、最大发声时间同一年龄组男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人工耳蜗组元音发音声学特性。
2.1人工耳蜗组与正常对照组发音检测结果比较显示各参数均有一定的差别,人工耳蜗组的基频高于相应的正常对照组, F1/F2值人工耳蜗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集中在[i:][(e)],少数出现在元音[(ae)]。
2.2男性人工耳蜗植入患者不同年龄段发音特征存在差异,嗓音参数F0、F1/F2、jitter、shimmer、HNR各年龄段的值不同,且F0各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人工耳蜗植入患者不同年龄段发音特征存在差异,各嗓音参数F0、F1/F2、jitter、shimmer、HNR各年龄段的值不同,且F0各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参数F0、F1/F2、最大基频均是8~11岁、12~14岁年龄段的结果要好于15~17岁、18岁大年龄组,且8~11岁年龄段的结果要好于12~14岁年龄段0各参数结果女性好于男性的有:F0,F1/F2,最大基频,最小基频;男性好于女性的有:jitter;男女性均差:shimmer,基频标准差;男女性均好:谐噪比0元音[a:]的各参数要好于其它3个元音。
2.3术后不同时间F0,F1/F2比较。参数F0,F1/F2术后1年以内、术后1年、术后2~3年、术后4年及4年以上两两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佩戴人工耳蜗时间越短,F0个体间的差异越大。而随佩戴人工耳蜗时间增长,F0.F1/F2趋于正常化的速度变慢,逐渐进入平台期,且个体间差异均很大。
植入人工耳蜗时的年龄对F0,F1/F2的影响比较,不同植入年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植入人工耳蜗时的年龄超过14岁,基频个体间差异明显加大;植入人工耳蜗时年龄超过10岁,F1/F2个体间差异增大。
结论:在临床评估青少年的发音时,应当根据青少年的年龄、声样、性别而使用不同的正常参考值。语前聋青少年植入人工耳蜗后有助于发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