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中用户身份隐私保护模型的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pst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实生活中,数据发布者,如Facebook,往往会将社会网络发布出来。通过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研究人员能够发掘隐藏于其中的价值规律。与此同时,社会网络所包含的用户隐私信息也会面临着威胁。因此,在社会网络发布过程中,保护用户身份隐私的安全性以及保证发布后社会网络的可用性变得非常重要。本文的研究重点是设计一种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可用性的隐私保护模型,其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本文通过分析节点的度在社会网络分析领域中的重要程度,将原始社会网络模型化为无向图,并阐述系统模型的组成元素和工作流程。其次,本文假定了一种邻域关系身份隐私攻击模式。在邻域关系攻击模式下,攻击者能够获取目标节点的度数、其邻域节点间的关系以及邻域节点的度序列信息,作为自身的背景知识。通过对数据集中相似节点百分比进行验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假定的邻域关系身份隐私攻击模式是可行的。然后,为了抵御邻域关系攻击,本文提出一种SSSA隐私保护模型。SSSA (Standardization, Similarity, Security and Availability)隐私保护模型确保原始社会网络图中任意节点至少与其他k-1个节点具有相似的邻域关系图结构,使得独立的“唯一性”节点聚集成由多个“相似性”节点组成的簇。在邻域关系攻击下,发布后社会网络图中任何节点被标识出的概率不高于1/k,保证节点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适度地进行图形重构操作,保证发布后社会网络图具有较好的可用性。最后,本文以Cond_Mat、Hep_Hp、Enron和Facebook四种真实社会网络数据集为实验对象,从安全性和可用性两个方面进行验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SSSA隐私保护模型不仅能够较好的保护用户身份隐私的信息,还可以保证发布后社会网络图具有一定的可用性。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Internet上Web服务的数量快速增长,并且对Web服务的使用也变得更加复杂。网络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Web服务的服务质量随之改变。如何保证Web服务注册中
网格是继传统互联网、Web之后的第三个大浪潮,可以称之为第三代互联网应用。网格计算实际上是构筑在Internet上的一组新兴技术,其目标是在动态变化的、广域分布的异构虚拟组
P2P是一种高效、高可扩展性的分布式网络通信技术,在文件共享、即时通信、网络电视和网络电话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2P网络中各节点之间可以直接共享、检索和访问各种资
交流人员匹配作为现代网络远程教育中的一个环节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然而近期研究表明目前广泛使用的各类网络教学系统对学习者的学习心理、情感状态以及环境状态基
随着信息技术和办公自动化的迅速发展,工作流技术在处理复杂业务流程、海量数据动态管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显著地提高了业务流程处理的性能和效率。为了保障工作流系统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媒体信息呈现出以几何级数增长的态势。海量的数字媒体为人们的娱乐、教育和商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视觉信息处理技术提出了新的挑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企业资源管理)是上个世纪传入我国的国外先进管理思想,经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有力工具,是企业现代化和信息
数字水印技术是知识产权保护和安全隐秘通信的重要手段之一。视频水印是数字水印技术的重要分支,具有不同于其他载体类型水印的特点。由于数字视频在多媒体产品中占有较大的
本论文对入侵检测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对入侵检测的主要技术、方法、体系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入侵检测技术面临的问题和研究发展趋势,并对入侵检测技术的主要技术难
数据流自然地出现于很多监控应用中,如网络和金融服务,而这些数据流应用限制了标准关系数据库技术的适用性。许多数据流源在量上是倾向于爆发性的,而CPU处理能力不足和内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