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在磁共振成像基础上,对抑郁症患者海马体积及脑血管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动物抑郁模型动态观察海马体积、海马组织及脑血管的变化,探讨抑郁症海马体积及脑血管间的影像学变化特征,为抑郁症血管性发病机制做进一步探索性研究。 第一部分:抑郁症患者海马及脑血管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组别抑郁症患者海马体积及脑血管变化,揭示两者间潜在关联。 方法:选取首次就诊单向抑郁症患者,共60例,按汉密尔顿抑郁症量表评分后,分为轻、中、重三组,各为30、17及13例。同时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行颅脑3D-FLASH序列及MRA3D-TOF序列扫描。所得图像以DICOM格式传入GE Centricity DICOM Viewer3.1.1软件及Mimics12.0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分别由课题组3名成员盲法对图形进行分割和勾画,分别计算左右侧海马体积及海马总体积,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同时测量MRA3D-TOF序列大脑后动脉在环池区分支动脉(即海马供血动脉)的最大直径及长度。对比分析海马供血动脉及海马体积变化两者间潜在关联。统计方法采用方差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组海马体积缩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右侧海马体积及海马总体积分别为:轻度组:(2137±63)mm3、(2143±59)mm3、(4280±122)mm3;中度组:(1928±86)mm3、(1949±84)mm3、(3877±168)mm3;重度组:(1788±79)mm3、(1793±87)mm3、(3581±166)mm3;正常组:(2164±73)mm3、(2172±65)mm3、(4336±138)mm3。中度及重度组海马体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unnett-t值分别为-13.96,-21.02,p均<0.01),轻度组较正常组仅表现为数值上的缩小,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Dunnett-t=-2.02,p>0.05)。MRA3D-TOF序列显示大脑后动脉环池区分支动脉的最大直径及长度分别为:轻度组:(0.51±0.13)mm、(13.97±2.18)mm;中度组:(0.42±0.09)mm、(11.28±2.87)mm;重度组:(0.33±0.11) mm、(9.46±2.63) mm;正常组:(0.58±0.12)mm、(15.32±2.54)mm。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组供血动脉的最大直径及长度随着疾病程度的加重,逐渐变细变短,中度及重度组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结论:抑郁症患者,海马主要供血动脉及海马体积均发生显著变化,且两者间具有一定相关性。 第二部分:大鼠抑郁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目的:探讨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应激联合孤养模式建立大鼠抑郁模型,动态观察其行为学,分析并评价该模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依行为学评分,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应激组,各15只。对照组不处理,应激组按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应激及孤养模式建立抑郁模型,共应激8周。两组分别在实验前及实验开始后每周末依次进行体重测量、糖水消耗百分比试验及Morris水迷宫试验,直至第8周末实验结束。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体重、糖水消耗百分比及Morris水迷宫平均潜伏时间于建模第3周发生显著性改变(t值分别为3.88,4.12,-3.19,p值均小于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应激时间的增加,三者较对照组呈动态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应激及孤养模式相结合,在第3周成功建立大鼠抑郁模型,该模型能很好的模拟抑郁症主要临床症状,且抑郁模型行为学的改变可维持较长的时间,为动态观察抑郁症组织结构及生理生化改变提供了优良条件。 第三部分: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与脑血管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对抑郁模型大鼠脑血管、海马组织及细胞形态进行动态分析,揭示三者变化的内在关联。 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应激组,各15只。对照组不处理,应激组按制备抑郁模型处理。分别于第0、2、4、6、8周对其进行MR扫描,后摘取海马组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海马各区细胞形态,同时采用Mimics12.0软件勾画受试大鼠脑血管及海马。分析不同应激时间,大鼠脑血管变化、海马组织及细胞形态变化的潜在关系。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应激周龄增加,应激组大鼠大脑后动脉管径及长度逐渐变细缩短,于第8周时最为显著[左侧:对照组(0.31±0.04、5.53±0.62)mm,应激组(0.25±0.02、4.64±0.61)mm,p值均<0.01;右侧:对照组(0.30±0.03、5.59±0.64)mm,应激组(0.24±0.03、4.72±0.67)mm,p值均<0.01]。与此同时,海马细胞形态也发生显著变化,随着受试大鼠应激周龄增加,海马DG区、CA1区及CA3区的细胞数目逐渐减少,体积逐渐缩小,核染色加深,排列紊乱、疏松。另外海马体积随着应激周龄增加亦发生相应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海马体积逐渐缩小,于第8周时最为显著[左侧:对照组(40.62±2.32)mm3,应激组(34.18±2.25)mm3,t=7.72,p<0.01;右侧:对照组(40.47±2.25)mm3,应激组(35.63±2.48)mm3,t=5.60,p<0.01] 结论:随着应激时间的增加,抑郁模型大鼠脑血管、海马组织及细胞形态均发生显著变化,且三者存在一定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