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昏》是韩国短篇小说家吴永寿归乡前的最后一部短篇小说集,主要由15篇短篇小说构成。其中《回信》等八篇作品,既批判了物质文明所引发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也有回归自然的意识,具有研究价值。本文以《回信》等八篇作品为对象,从生态学的理论出发探究其中的生态意识。1869年,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首次提出了’生态学’的概念,指出生态学是与自然的经济相关的知识的总和。生态学是研究生存环境,更广义地说,研究生态圈、宇宙整体的一门学问。随着生态学的发展,也形成了深层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等理论。最近,把生态学理论适用于文学的研究越来越多,也出现了生态文学。生态文学是以自然、环境问题为主题或素材,批判生态破坏、探究生态恢复的文学。这样的生态文学有批判生态破坏、追求人与自然的共存与和谐、探究生态恢复的方案等特征。生态意识是生态文学的一部分,是应对当前生态危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吴永寿短篇集《黄昏》中的生态意识可分为对生态破坏的不满和批判意识、对人与自然和谐的拥护意识、对生态恢复的探究意识。本研究主要从这三个方面考察吴永寿短篇集《黄昏》中的生态意识。首先,对生态破坏的不满和批判,主要从对自然生态界破坏的不满和对人类精神生态破坏的批判两个方面进行。工业化不仅使自然遭到破坏,而且使人类的精神荒废,人类的精神生态也遭到破坏。其次,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的拥护意识,主要从对自然的尊重和感激、人与自然的共存进行分析。短篇集《黄昏》大部分都把自然当做与人类同样的生命体,拥有本质价值,自然与人类密切相连、相互影响的共存意识也有体现。最后,对于生态恢复的探究,本文主要从对自然生活的回归和对共同体生活的回归两个方面来研究。短篇集《黄昏》中,有很多曾经在城市里生活的人逐渐开始回归自然。自然可以净化人类的心灵,净化了心灵,才可以治疗肉体上的疾病。而且,人们自发联合的、有共同目标和经济基础的、维持有机体关系的共同体生活在短篇集《黄昏》的《大雁》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通过共同体生活的实现和共同体生活的愉悦,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回归共同体生活的渴望。吴永寿作品中的生态环境意识,以及其解决方法的研究,对于不断出现的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帮助。吴永寿的初期和中期作品也反映了生态意识,本文只研究了《黄昏》中的生态意识。如果对其初期和中期的作品也进行研究,就可以对其作品中的生态意识有更全面的了解。这可以作为后续的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