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林分空间结构参数的确定中,对象木的邻木株数多固定为4,而应用Voronoi多边形的结构特征来确定林木的竞争单元时,灵活地选取了对项目的邻木株数,能够有效分析林分空间结构的各个方面。本文选取武夷山大安源样地内的乔木作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泰森多边形生成工具生成样地林木的Voronoi多边形分布图(即V-图),其中优势树种为:薄叶山矾、赤楠、东南石栎、福建冬青、福建山矾和冬青,再分析各优势树种所对应的林分空间结构。根据相关林分参数的计算公式,得出基于V-图的6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即多样性混交度、大小比数、开敞度、角尺度、聚集度以及竞争度,分析得出基于V-图的各优势树种的大小比数和多样性混交度与只有4邻近木的对应参数具有较高一致性,而前者的角尺度与开敞度相对后者较高,这与V-图林分的对象木在各个方向所确定的竞争木株数多集中于4株以上有关。对于各林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得出林分中对象木的开敞度、角尺度、聚集度以及竞争度均与其大小比数成线性相关。对于对象木的竞争度,其他各参数则集中为对其的反映。基于V-图的6个林分参数的分析结果分别表明:(1)大小比数:研究区内的优势树种在胸径大小的生长态势中多处于劣态与优态之间,其中薄叶山矾在胸径生长的大小分化程度中明显处于劣势,并与垂直方向上的生长态势一致。(2)多样性混交度:多样性混交度优于传统混交度,优势树种多为林分下层的小乔木,隔离程度主要集中于中度混交以上,强度混交占多数,其中大部分冬青所在的竞争单元内混交度达到极强混交度水平。(3)开敞度:研究区内的优势树种主要集中于不足与基本充足之间,很充足状态下的个体数相对较少,福建冬青充足状态下的个体数相比其他树种较多。(4)角尺度:各优势树种在各自竞争单元内,多成聚集分布,均匀分布频率次之,其中冬青处于均匀分布的个体数占总体的比例最高。处于随机分布状态的个体较少。(5)聚集度:整个样地的所有树种及所有优势树种均为集群分布,各优势树种也分别成集群分布格局。聚集度随样地内树种株数的增加而减少。(6)竞争度:冬青的平均竞争指数最高,处于最适生态位,其势力范围内的竞争最激烈,所受的相邻木得竞争干扰也最大,福建冬青的平均竞争指数次之,薄叶山矾竞争度最低。分析各林分参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武夷山适宜的自然环境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充分的生存条件,保护区内植物种类繁多,相似的生存条件及生存需求加剧了相邻树种间的竞争。同时,优势树种中成熟小乔木所占的比例较大,各优势树种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也很明显,多喜好阴湿,常聚生于大乔木之下,与其他树种混生形成林冠的下层。整个区域内的林隙动态循环更新,也使得林分的空间格局呈现一定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