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循环缺血(PCI)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相对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后循环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脑卒中及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等疾病。PCI为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头晕、视物不清、共济失调,严重者可出现吞咽困难、构音障碍,甚至意识障碍等症状。椎动脉和基底动脉中至重度狭窄,约20%有发生脑梗死的风险,主要是由于后循环的血管结构改变导致血管狭窄、甚至闭塞,引起脑部低灌注,诱发一系列临床症状。 1976年Ausman等,首次完成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吻合术,在其后的十余年中又开展了枕动脉椎动脉吻合术;Frisoni及其研究团队报告的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病人中,其中椎动脉闭塞在第1、2段,可以考虑不开颅而进行枕动脉与椎动脉第3段吻合术;国内李萌等治疗小脑后下动脉起始部的动脉瘤,也尝试性地采用了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搭桥术。但是,目前上述手术方式还没有在临床上推广,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仍较少采用后循环血管重建手术治疗后循环血管闭塞性疾病,因此至今仍无大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其疗效。 近年研究结果显示,从枕动脉沟至枕部穿出深筋膜的这段枕动脉,该血管位置、管径均适合进行血管吻合术,同时,这段动脉游离后可牵拉到椎动脉第3段的任何一个部位作血管端侧吻合,是理想的动脉吻合的供血动脉。对于大脑中动脉、椎动脉第3、4段和基底动脉梗塞,可以考虑用枕动脉枕支与大脑中动脉的皮质支或小脑后下动脉吻合,从而改善脑部组织的缺血状态。 目的:1、研究枕动脉的解剖结构及其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为临床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后循环动脉瘤等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2、观察枕动脉和椎动脉吻合的可行性;3通过远外侧手术入路观察枕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吻合的可行性。 方法:1、利用15具(30侧)灌注有彩色硅胶的成人尸头,对枕动脉及其周围结构进行显微解剖,观察及测量枕动脉的走行、管径、主要分支、变异、供血范围、与邻近血管的吻合以及枕动脉与周围皮神经的关系;2、在15具尸头上模拟针对后循环脑血管病的远外侧入路,反复演练并总结相应的颅底外科技术,体会此手术入路的具体方法步骤,并以照片记录;3、观察、测量并记录30例正常国人的枕动脉及远外侧入路中的相关测量数据;4、结合临床实践讨论枕动脉对于后循环脑血管病治疗的具体意义,并结合远外侧入路总结其在该入路下的具体适用性。5、结合临床手术病例讨论枕动脉在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疾病及动脉搭桥辅助治疗PICA动脉瘤的临床意义。 结果:1、对枕动脉解剖后发现,枕动脉起自颈外动脉后外侧壁,分支主要止于后枕部的皮肤,在标本上选取较为固定的三点:枕动脉起始部、枕动脉沟中点及枕动脉深筋膜浅出点,作动脉外径的测量,可见枕动脉起始部动脉外径最宽,为2.73±0.48 mm;对颅外椎动脉外径的测量,可见椎动脉穿寰枕后膜处血管外径最窄,为3.74±0.12 mm;同时对临床上可利用的动脉长度及作血管吻合时可用的距离长度也作出统计,经测量对比发现枕动脉主干与椎动脉水平段的管径最为接近,其吻合操作切实可行。 2、关于国人枕动脉的相关数据测量:枕动脉起始部的外径2.73±0.48mm,在枕动脉沟中点的外径2.53±0.40mm,在其深筋膜浅出点的外径2.15±0.26mm;枕动脉在枕动脉沟中点至穿深筋膜浅出点间的长度66.35±1.19mm;枕动脉沟中点至寰、枢椎横突孔中点间的距离28.65±2.29mm;枕动脉沟中点至椎动脉穿寰枕后膜处的距离25.67±1.18mm; 3、关于国人椎动脉水平段的相关数据测量:在寰椎横突孔间的管径3.79土0.14mm;椎动脉穿寰枕后膜处的管径3.74±0.12 mm;椎动脉水平段的长度19.92±1.387mm。 4、依据解剖枕后区椎动脉的暴露,行枕-椎动脉吻合术枕动脉与椎动脉行端侧吻合后血管充盈完好。临床也已证实两者吻合效果良好,术前术后核磁灌注成像显示缺血区灌注改善,术后血管造影,枕动脉及椎动脉吻合血流通畅。 5、经枕下远外侧入路行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吻合术后发现,枕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端侧吻合效果良好,血管通畅,充盈完好。 结论:1、枕动脉可用于脑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或后循环动脉瘤的血流重建。 2、以枕动脉为供血动脉的后循环血管吻合术,极大地改善了后循环缺血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为手术治疗后循环缺血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也为起源于后循环动脉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通过临床病例证实枕动脉可为后循环血管提供足够的血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