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气相离子化学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喷雾质谱及其多级串联质谱技术,MALDI技术及多种质谱仪器为主要研究手段,对不同种类的气相离子的产生,反应以及碎裂规律进行研究。首先,采用MALDI-FT技术,以Keggin结构的多金属氧酸盐(POMs)为原料,在气相中获得不同系列的-1价含钨离子簇,准确确定各系列离子簇的组成,分别为[(HSiO3)(WO3)n]-,[(SiO2)(WO3)n]-·,[(PO3)(WO3)n]-,[(OH)(WO3)n]-和[(WO3)n]-·,两个主要离子之间231.9Da的质量差别对应于一个WOs;[HSiW4O15]-,[PW3O12]-和[(OH)(WO3)4]-可以认为是[(HSiO3)(WO3)n]-,[(PO3)(WO3)n]-和[(OH)(WO3)n]-离子簇中最稳定的离子,可能采取较稳定的结构。同时发现基质显著地影响各系列离子簇的分布,只有当HABA,IAA和DIT为基质时,含钨阴离子簇可以高效的产生;并且当DIT为基质时,杂化离子[W2C14H7O8]-强烈的压制其他含钨簇离子的生成,[W2C14H7O8]-离子的结构可以认为是两个钨原子以五配位的方式配位在去氢的DIT上,体现了MALDI中各分析物之间的压制效应。“LuckySurvivors”机理可能更易于说明在MALDI条件下,从POMs阴离子产生含钨离子簇。激光消融后,POMs阴离子在plume中发生广泛的离子一分子反应(质子转移,电子捕获等)而产生各离子簇离子。总之,过渡金属氧簇的形成表明MALDI是一个有效的团簇形成源,适用于研究气相离子的稳定性以及气相中的分子离子反应。 其次研究气相中苯的氯化反应,采用电子电离和串联质谱技术,将含氯的正离子与苯在离子源和碰撞室分别进行分子离子反应,得到氯苯类物质。从离子反应的结果看,离子途径进行的芳烃氯代,为亲电反应,所以低氯取代的芳烃,氯原子的引入可以通过离子反应发生。而从自由基角度,多氯代过程较易进行,特别是焚烧塑料制品的过程。大气环境与质谱相比更有利于离子反应的发生,结合冰晶上的光化学过程,提出大气中多氯联苯类化合物可能有新的来源,这对探索大气中氯苯类污染物的来源及相互转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最后,采用甲醇回流法合成梅拉德初级反应产物-Amadori化合物,采用软电离质谱技术对Amadori化合物进行多级串联质谱研究而进行定性分析,并给出相应的碎裂规律,为鉴定和发现这类化合物打下基础。采用糖类化合物的串联质谱命名规则进行分类,发现碎裂方式多以糖环开裂,脱去糖环,脱去氨基酸部分以及脱水为主。[M+Na]+,[M+Li]+可以给出多种碎裂方式,提供丰富的碎片离子。同时,通过这种氨基酸的衍生化,也可能为区分寡糖的异构现象提供一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