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令世人瞩目。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为寻求合作与在华商机,世界政坛要员、豪商巨贾纷至沓来,中外之间的各种交往迅捷频繁。正因为如此,要处理好涉外政治和商务等问题,确保相关事务能合法、有序地进行,就必须及时、准确地翻译各种涉外合同与协议。合同属于庄重文体,要求表达精确,每一个单词和短语,甚至是句型都要经过仔细推敲,这样才能避免出现误解与争议。意思的稍微偏差和表述不到位都可能会引起法律争议。考虑到合同翻译的重要性,我们就应该注意所有应用合同的源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在中国它是签订和执行所有合同和协议的规则和标准。而由于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最常用的语言,因此英译本在商定、签署、执行合同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是他本人长时间的研究结果。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他提出了新概念翻译和动态对等。后经过修改,在八十年代奈达把“动态对等”换成了“功能对等”。他强调“(译文)不但要求信息内容对等,而且在形式上也要尽可能对等。”同时还要注意原语读者和译入语读者的反应是否一致。这也是合同的英语文本需要满足的条件。也就是说,在中外双方读完了中英文版本之后,他们应该得到同样的信息,反应一致。因此,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比较适合用来分析合同法的英译本。本文分为五章。将分析合同法的特点并从功能对等的角度讨论合同法的英译本。第一章是引文。在第二章中,首先详细介绍法律的起源和当今中国的法律状况。然后介绍合同法,包括其产生的时代背景,特点和意义。而且还有合同法的内容和合同的语言特点和意义。在第三章讨论奈达的功能翻译理论。其中包括奈达的生平研究成果。当今国内外对其理论的研究进展也将提及。同时,还将提及等效理论的不足。最后再把合同法和功能对等理论的关系做一下简单分析。第四章是本文的重要一章。首先是从词法和句法层面分析合同法英译本的特点,然后指出不足。最后一章总结全文。